魔镜小说 > 穿越快穿 > 我在狗血文里当皇帝(快穿)

30-4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镜小说www.mjtxt.com提供的《我在狗血文里当皇帝(快穿)》30-40(第11/15页)

    文官们还真没几个怕的,许多人没见过战争,武宗时,夏燕打成那样,也没波及到京城啊!

    但陛下说这话,显然是怕了,几个有眼色的赶紧出来表示,没想到京营能松散成这样,顺便还踩了武官们一脚。

    武官们:“……”他们也不是好欺负的,这两年好事从来轮不上他们,御史言官动不动就盯着他们弹劾,这时候责任都推他们头上了?

    以赵甄为首的文官和以周彻为首的武官顿时你来我往的吵了起来。

    韩昼听了半天,最后给佟世光一个眼神,佟世光立刻出言制止,先是替负责京营的官员们说了几句,这两年天下太平,又无战事,他们稍有疏忽也是情有可原。但是……这次检阅的的确确暴露出了军队中的问题,京营尚且如此,各地驻军不知如何怠慢松散呢,所以,武官考评刻不容缓。

    众人:“……”

    众人好像猛然回过味儿来,陛下折腾这一出,原来为了配合武官考评。

    行吧……陛下和佟世光还真是配合无间。

    别人倒还罢了,赵甄的危机感瞬间飙升,自己的学生,怎么突然被佟世光那老头给带偏了?

    因为这次阅兵的结果不尽如人意,除了负责京营的武官被罚,下面的参将、士兵也没好果子吃。

    韩昼看着撤职的名单,想起周在星,顺手把他安排进京营负责操练步兵。又顺便下了道赐婚旨意。

    接到旨意,周家、佟家都十分欢喜。朝中却是议论纷纷,陛下这是怎么回事?

    文武联姻就不怕佟相哪天联合武勋意图不轨?

    韩昼当然不怕,大夏别的制度不完善,防范武将的制度那是绝对完善,没有一个武将可以在凭自己一人的权力调动军队。

    调兵要四五道程序,哪有那么简单就能谋反的。

    但是赵甄等人就非要小题大做,请求韩昼撤回赐婚旨意。

    韩昼一开始没搭理他,老头就亲自进宫面圣,把这次联姻说的后果十分严重。

    韩昼哪儿能猜不透这老头的想法,他没有就着赵甄的话说下去,而是没头没尾的来了句:“拓跋慎到燕国了。”

    赵甄:“……”

    韩昼看向她,“老师,拓跋慎在我们大夏受了委屈,你觉得他会就这样罢休吗?”

    当然不会。

    “朕何尝不想不动兵戈,可遇上了燕国这样的邻居,朕今日才明白父皇的一片苦心。只可惜百姓们不懂,群臣也不懂,大概只有列祖列宗才知道父皇连年征战是为了什么吧。”

    面前的年轻帝王让赵甄觉得有些陌生,他心中无端有些落寞,但终究没有再劝。

    如果陛下是被佟世光所蛊惑,他或许能劝谏几句,但这回是陛下自己变了。

    他能教导一个不知世事的储君,却改变不了一个身在九五的帝王。

    赵甄不想为了相位伤害自己和陛下之前的师生情分,况且通过这段事情的他也能看出,陛下重新重视军事是有原因的。

    燕国质子就这么消失了,燕、夏两国的矛盾又多了一重,或早或晚,两国之间还会有一战。

    大夏若不早做准备,受苦的是黎民百姓。

    在大是大非面前,赵甄没有犯糊涂,并且叮嘱门生们,也别在揪着佟、周两家的婚事不放。

    就这样,没有人再反对周在星和佟歆的婚事,两家在众人的祝福中互换庚帖,婚期就定在明年开春。

    而此时,远在西北的拓跋慎终于进入燕京,离杀掉拓跋安的目标又进一步。

    拓跋安此时已经得知拓跋慎消失之事,夏国特地派了使臣来告知他,与此同时,他安插在京城的探子也送了信儿回来。

    拓跋慎自己瞒天过海跑了,拓跋安也不好追究夏国的责任。更何况他此时也顾不上那么多。

    拓跋慎明知自己容不下他,为何还要跑回来送死?

    第38章 被敌国质子盯上了09新帝登基……

    拓跋慎逃回燕国没几天,独孤济就上奏朝廷汇报了这件事。

    毕竟这件事瞒不住,与其让拓跋安误以为他们有什么密谋,不如如实汇报。

    奏折中说拓跋慎受了很重的伤,而在大夏探子送来的密信中,也说拓跋慎似乎是被夏国的纨绔公子哥儿们欺负了,不堪受辱想了个金蝉脱壳的法子逃跑的  。

    拓跋安第一反应是再把人送回去,但又觉得太便宜夏国了,他完全可以借着这件事找夏国要点赔偿,于是等到了夏国使臣来报信。

    夏国使节也不是吃素的,一口咬定拓跋慎擅自离开夏京,就是违反了当时燕国签的降书,夏国不但没有责任,反而要找燕国的麻烦呢。谁知道拓跋慎有没有偷什么东西回来?

    至于夏国人欺辱拓跋慎的事儿,又没有证据。

    毕竟,拓跋安不能把细作的密信摆到明面上来。

    拓跋安倒是可以让拓跋慎来京作证,但夏国使臣说了,拓跋慎私自逃跑,当然要给自己找个理由,他身上就是有伤也不能作数的。

    双方掰扯了好几天,最后还是拓跋安退了一步,表示自己会好好教育拓跋慎,并亲笔写信向天玺帝致歉。

    夏国使臣依旧不满,想要给燕国卖到夏国的皮毛制品增加三成税。

    这才是韩昼派他来的主要目的。

    燕国君臣一听这要求,都有些愤愤不平。燕国的动物皮毛卖到大夏本就要收挺高的税,现在还要加,那燕国这些皮毛商人的生意还怎么做?

    “这件事决不能让,陛下还是把拓跋慎送回大夏吧?”就有大臣建议,拓跋慎本来就没什么用,留着还容易引起陛下忌惮,不如送走。

    “朕何尝不想,但夏国使臣说了,拓跋慎这样的质子,他们不敢要。”拓跋安叹气,夏国大概也明白,拓跋慎这身份,根本起不到人质的作用。

    “这件事说到底还是康王世子的错,就算真受欺辱,也不能直接逃跑啊!好歹该想办法和陛下联系才是。”

    “依臣之见,不如让康王世子速速回京,陛下当着夏国使节的面训斥他几句,再不行就给他定个罪。”

    有人冷哼一声,“夏国根本就不在乎拓跋慎,他们只是想找个理由加征关税罢了。”

    “这道理大家都知道,但夏国既然要用康王世子潜逃之事为理由,咱们就抓住这个理由。关税的事儿决不能松口。”

    拓跋安听着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若有所思地敲着桌面。关税是一定不能加的,但借此收拾一下拓跋慎也不是不行。

    他这才下旨,急召拓跋慎进京。

    信州这边多少也知道一些京城的消息,得知夏国使节还没走,拓跋慎便猜测自己回燕京会面临什么。

    拓跋夫人想让他以伤势太重为由拖几天,但拓跋慎却觉逃避没用,他早晚是要进京的。

    于是,拓跋慎在几名信州兵的护送之下进了燕京。

    进京之后,理应面见陛下。还不等拓跋安询问拓跋慎在京城的情况,拓跋慎就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陛下,微臣有要事禀报陛下。关系着咱们大燕的国运兴衰!若此事可成,陛下便是我拓跋氏的功臣。是大燕留名史册的英主!”

    拓跋安微微挑眉,“说来听听。”

    “陛下,臣被安王等人打伤后晕倒在郊外,后被夏国宰相佟世光之女所救,藏匿于佟府。”拓跋慎说到这儿,微微顿了下,像是在回忆。

    拓跋安闻言,来了兴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魔镜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