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镜小说www.mjtxt.com提供的《当红楼女儿进入其他名著世界》110-120(第10/13页)
他那个名唤诸葛瞻的儿子出生时,他已四十六岁了。
这个未得到记载的孩子,会顺利安稳地来到这个世上吗?
他的妻,会很痛吗?会……
第118章 我们的孩子
暮春的夜风,仍带着三分寒意,冷月高悬,树梢时而传来一声鸦叫。
诸葛亮纵马飞奔,沿途树木仿佛一排排的兵士,嗖嗖地大步后退。
他骑的是一匹乌云踏雪,奔跑了半夜,鬃毛被风吹得凌乱,马鼻喷张,呼呼地喘着粗气。
“军师!”赵云骑马赶上,劝道:“临出门时,主公专门交代行路要小心。如此崎岖的夜路,最易滑摔,咱们还是略行慢一些吧!”
诸葛亮微拉马缰,黑马的脚步缓了一缓,他看向头顶的黑鸦,沉声道:“子龙,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女人生产时相当于一只脚踏进鬼门关。”
赵云俊脸微红:“军师,我还没有妻室呢!”
“是啊,我也是第一次做父亲!”诸葛亮哀然一笑:“可当年母亲生三弟的情形还在眼前,岂能不忧虑?”
他叹了口气,双腿轻夹马腹,马蹄眼花缭乱地交错,继续飞奔向前。
赵云不再开口相劝,只紧紧相随左右。
黄家的男人们都站在院子里,来开门的是刚满八岁的小邓艾。
他名义上是诸葛亮的弟子,但诸葛亮出山后,日理万机,很少回来,并没有实际教授过他。
这些日子,一直是宝钗在教他读书。
看见小邓艾,诸葛亮的鼻尖微微一酸,读完三国故事,他才明白妻子为何一定要替他收下这个弟子。
将未来为蜀汉敲响丧钟的人,提前收入囊中,是为将来多加一层保障。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诸葛亮摸了摸小邓艾的脑袋,快步行入院中。
小邓艾受宠若惊,待人走远,才嘣出一句:“先,先生!”
先生已经走远了。
随后进来的赵云呼噜了一把他的头毛,对他温柔地笑了笑。
然后,他就站在大门口不动了。
女眷生产,赵云须得避嫌,但走得远了,又怕军师需要时听不到呼唤,门口刚刚好。
英姿勃发的白衣将军,如一把利剑矗立在篱笆门外,鹰一般的眼睛扫向高树之上。
林梢的黑鸦霎时受到震慑,停止鸣叫,扑朔朔飞走了。
小邓艾微微张大嘴巴,好男儿当如是啊!
诸葛亮已至黄承彦面前,屈身跪下,紧张得语声都有些僵硬:“小婿来迟,内子,内子还好么?”
黄承彦扶住他,温声道:“恐怕还要再等,羲和当年出生时,你岳母痛了三天三夜呢!女人生孩子的事儿,说不准。”
他回头向儿子黄晷道:“羲和,带孔明到书房去歇息!”
黄晷从厨房里钻出来,露出一点儿勉强的笑意,又回头督促黄岩:“再多烧点儿热水,柴还够吗?不够再唤我上山去砍!”
诸葛亮止住他:“不用去书房,我就在院子里等吧!”
产房就设在爱妻的闺房,黄夫人与蒯氏均在房内,院内只有他们翁婿父子三人。
诸葛亮走至窗前,他听到了稳婆的声音,黄夫人的声音,蒯氏的声音,甚至梅鹿的声音……
他的妻,却是一点动静也没有。
额头抵上冰冷的窗棱,这一刻,诸葛亮仿佛回到了三岁那年。
草草搭就的简陋棚子,只有一张破木板挡着,女人混乱地进进出出,母亲撕心裂肺的痛喊一声声从木板破缝间传出来。
幼小的诸葛亮想要进去看母亲,却被一双大手拦住:“男子汉,别往这脏地方凑!”
那一夜,他有了三弟诸葛均,却没了母亲。
诸葛亮恐慌起来,她的妻,为什么没有一点儿声音?
他颤着声音,大声道:“夫人,我回来了!”
房内都是静悄悄的,只有稳婆的一声讶异:“咦?”
良久,空气似乎已然凝固,时光仿佛流逝掉地老天荒,妻子微弱而温柔的嗓音终于响起:“说好事不过三,你怎么又半夜回来了?”
浸透了担忧的眼泪,滴落在窗台上。
诸葛亮让声音里带了点儿笑:“原应白天回来的,谁知路上走得慢了。”
“我在这儿!”他又说了句,“在这儿陪着你!”
窗内似乎传来一声痛楚的吸气,继而又是温柔的笑语:“好!”
旭日初升,依然没有消息。
梅鹿端着水盆出来,又飞快地换了热水进去。
黄晷杀了一只鸡,蒯氏抹着泪出来做饭。
稳婆追到窗口叫道:“汤熬得浓浓的,再放两根老山参,总是这样痛得晕过去可不行,得吊着气力!”
痛得晕过去?还总是?
诸葛亮再也忍受不住,大步走过去掀开门帘。
稳婆忙冲上来拦住:“唉,你做什么?”
诸葛亮急道:“我是她的夫君,让我进去陪着她!”
“产房是血光之地,男人不能进来,不吉利!”稳婆张开双手,将他望外推,“再说哪有男人往这种地方进的,多脏啊!”
“胡说!”
她被拨拉到一旁,诸葛亮已奔进内室,眼前的一切让他心疼得绞作一团。
妻子面无血色地靠在床上,鬓发湿透,汗水顺着面颊、脖颈流入衣襟,眼睫紧闭,已经晕过去了。
黄夫人熟练地在掐她的人中。
诸葛亮抢上前去,将妻子揽在怀里,唤道:“夫人,我回来了!”
床上的人毫无动静。
梦中的宝钗,脚步匆匆,行走过一条大街,敲响了一座小院的大门。
这是小红与贾芸的家,这对小夫妻找到了宝玉,专门托人带信给她。
门开了,小红抹着眼泪道:“宝二奶奶!二爷在里面呢!”
院内,一个年轻僧人,缓缓转身,面如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女施主,别来无恙否?”
“夫人!夫人!”有谁在焦急地呼唤?
宝钗怔住,凝神细听。
那僧人却当她仍未放下,叹道:“女施主,你我不过一场有名无实的阴差阳错,何必执着?”
“夫人!夫人!”那声音越来越清晰了。
小红哭道:“二爷,你何必这样无情?二奶奶这些年吃了多少苦,赚钱替你养着贾府的一家老小,没有夫妻之情也有恩情啊!”
“宝二奶奶?贾府?”僧人宝玉叹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他微微笑道:“贫僧是出家人,已不再有家!”
“夫人!宝钗!”那熟悉的嗓音更急了。
这一声“宝钗”如一道晴光,照亮世间迷途。
“是了!”宝钗笑容端庄:“法师说得对,这世间从未有过宝二奶奶!”
她转身就走。
宝玉反而顿住了,他急追两步,迟疑唤道:“宝姐姐!”
宝钗停下脚步,回首笑道:“从今往后,各自保重,再不相见!”
她又向小红夫妻道谢,转身之后,脚步轻盈,几乎是小跑着出了院门。
阵痛回归,她倚在诸葛亮的怀里,鬓发蓬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