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镜小说www.mjtxt.com提供的《没你就不行》1420-1430(第11/14页)
难道坐在镇北的侯爷能算计好北狄王庭里的事,知道什么时候那父子三个正好能凑到一起,刚好咱们的人也能混进去,一次性把事情处理了,还能全身而退?”
必然不能呀!神也算不到。
“那就只能是侯夫人……”宋子儒就说,“或是你觉得仇深等人,谁有这番见识和决断?”
都无!
还是呀!宋子儒看着尹继恒,眼圈一红,“你细想想,可从林家这孩子的身上看到了虎臣的影子?”
尹继恒将脸转过去,没言语。
“不仅是虎臣的影子,还有……还有驸马……”
尹继恒的手紧紧的抓住了扶手,“有虎臣的见识,有驸马的胆识。”
是!宋子儒伸手抓住尹继恒的袍角:“听我一句劝,将事情交给俩个孩子吧!他们可以的!我看到了虎臣和驸马的影子,我想,侯爷身上一定有太子的影子。你知道的,他是有的!就是你养着的那些孩子,都长起来了。当年的故人,他们回来了。就活在这些孩子身上!输了一次了,他们再不会输了。教训在那里呢,孩子们会惜命的。”所以,放手吧!
尹继恒半晌没有言语,沉默了半晌,一个人有划着轮椅走了。
宋子儒狠狠的闭上眼睛,他这么着折磨自己,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呀!那些死去的人,要是他们真有灵,他们是希望他们的后人不惜一切代价的复仇呢?还是希望一个个都好好的活着呢。在活着的前提下,慢慢的去筹谋呢?
飞驹子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半晌才找到自己的声音:“什么意思?你们在说什么?谁去斩首了?谁去刺杀了?”
宋子儒将脸埋在水里又抬起来,“虎臣将军之女,林桐。”
嫂嫂?
“北狄这场乱子是她干的?”
是!
“兄长也去了?”
“未曾!”宋子儒低声道,“你兄长在镇北军中,已经斩杀了四百余人了。”
为甚的?
“整军!”宋子儒靠在池子的边上,“将屯田营强打乱,将老弱病残的将士从戍边营淘汰下来,另外组建屯田营。”
这是为何?
“以前的屯田营里有壮年却不戍边上战场的,可戍边的老弱病又占比大,只能重新打乱,指定军规。以后什么样的病可以退,什么样的伤可以退,什么年纪可以退,都有了新规。”
哦!加强军中战力,暂时解决军中人员需得更迭的问题。连老弱病残也一并安置了。
“另外,也算是对军中的势力重新摸排一次,剔除一次。你堂叔这些年的经营,全被侯爷掏干净了。”
那这些人呢?
宋子儒就笑,“你兄长大大方方的用了!”
啊?
“把军中那些不当用的,全处置了。雷霆手段,用你堂叔手里的人把朝廷的人,把不服管束的人,把作奸犯科的人,把无能庸碌之辈,一次给清理干净了。杀了四百多人,听说你兄长脚上的靴子,那靴子底都彻底染成红的了。而今,军中对他既敬且畏。”
飞驹子忙问:“不是那位太子还在吗?”
“在!当着太子的面杀的。据说,这二十多日的工夫,太子瘦了成十斤。见血见多了,吃不进饭呢。”
“那我兄长他……”
“一切都好!吃的下,睡的着。对着满地的鲜血,谈笑风生,面不改色。”宋子儒看飞驹子,“镇北之地,你兄长这是彻底的攥在手里了。你那嫂嫂带着二十人深入北狄腹地,把北狄搅和乱了,改了北狄的朝堂势力格局,去掉了北镇的外部隐患。只要悉心经营,三年时间,北镇就能缓过这一口气来。”
他说着,就看飞驹子,“你兄长肯定还是盼着你回去的!便是白头山这里,真要是迁过去,你兄长也一定会安置妥当的。我现在就希望你堂叔能改主意。”要不然,跟那边俩孩子生了嫌隙,又何必呢。更何况,飞驹子这样整天刀口上奔命,真要有个闪失,后悔都没处后悔去。
到了如今,人家的兄长也长大了,立事了。把这小的给人家兄长送去,怎么安置不再管了。那样,你再看侯爷的态度,不定怎么感激呢?
飞驹子沉默着,良久才道:“这样的刺杀……为何不叫我去?”
宋子儒嘴角翕动,给了一个答案:“你嫂嫂虽是女子,但她确实在宫里受教。她知道什么是朝廷,什么是国事。我教你的,跟大儒教她的并无不同,只是你院里朝堂,长在乡野,你们的着眼点不一样。她能把事办成这样,是因为她的眼界,她的决断。你呢?你到现在为止,还只是一把杀人的刀。”
飞驹子没再言语,起身抓了衣服套上,扬长而去。
不大功夫,就听见外面一个小子喊道:“先生,驹子下山了。”
宋子儒叹气:“知道了。”
是的!飞驹子下山了,带着人去了镇北。他站在山梁上,看着兄长带着人在路口等着,远远的有一行人正朝过奔来。
那打头的,骑在马上神采飞扬的正是嫂嫂。
他问身边的人:“你数数,一共多少人?”
“一共二十三骑!”
二十三?也就是带着包括仇深在内的二十一人去,又带着这二十一人毫发无损的回来了。不仅回来了,多出来的那一骑,应该是俘虏回来的北王,“这活叫咱们干,能干的这么漂亮吗?”
都不说话了!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尹禛看着笑的灿烂的桐桐,也不由的嘴角飞扬起来:天方夜谭的事,到底是被她干成了!也只她才能干成这样的事!
第1429章 风云际会(69)
一睁眼,外面天光亮堂堂的。
她左右看看,尹禛正在边上坐着呢,炕桌上堆满了条陈,他正看的认真。她动了动,他便扭脸看过来了,“醒了?”
醒了!
桐桐坐起来,“睡到了午时了。”
“睡了两天两夜了。”尹禛放下笔,坐过去给她把小棉袄递过去,这才喊人:“饭食呢?”
来了!
韩况端着餐盘进来,一脸的惊喜,“夫人,您醒了?”
嗯!醒了。
浓香的红枣粥,砂锅里冻豆腐炖着各色的菌菇,边上还有一碟小炒肉。
桐桐指了指小炒肉,“撤了吧。”
您不用点肉不成!
桐桐朝韩况摆手,“撤下去吧。以大公主去的那一日算,七七四十九日内,我与侯爷茹素,忘了?”
韩况麻利的撤下去了,就听夫人又说,“给几位大哥添菜!我与侯爷茹素是我们的事,你们都不用跟着。”
啊?
“我们茹素,是因着我们确实一处长大。后来,她不好……可千日不好,总也有一日好的时候。念着那一日好,我和侯爷都不得劲。可她身为公主,所作所为,于你们不仅无恩,还有错,有罪……你们不必敬她!因此,不必茹素。”
韩况赶紧应了,恭敬的退了出去。
尹禛将粥碗递过去,“先喝粥,不多想了。”
没多想,只是想着:“……有这些日子了,平王带着大公主的棺椁,怕是离京城也不远了。”说着,就问说,“太子呢?”
“正准备要走。”尹禛将勺子递过去,“带他见了鲁泰。”
如何!这位北王可肯配合?
“配合!很配合。”尹禛说着就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