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镜小说www.mjtxt.com提供的《没你就不行》1490-1500(第11/16页)
,要走了再言语。
可谁知道第二天冯远就喊四爷接电话,“小金呀,省城的电话。”
四爷过去了,那边是姜婉如的声音,“司晔,你现在就请假去一趟县城,去招待所,见个人。征兵的事你知道吧,本来给你们县的是十二个名额,可是这中间有点变故,现在只有八个了。”
这个决定一定还没下来,四爷并没有收到消息。
姜婉如低声道:“你抓紧,我争取了一个名额给炎炎,回头能朝卫生兵培养是最好的。”卫生兵的选拔不限制条件的,只怕这是最后一次了。错过了就真的太可惜了。
说着,就赶紧报了个人名,“我叫人家等着呢,你抓紧。去填个表格,按照时间带炎炎去体检,走流程很快的。”
说完,那边催促着抓紧办,然后就把电话给挂了。
四爷:“……”
冯远隔着电话听见了一些,催着四爷去办事,“赶紧的,这可真是抢手的很。古会计找人都找疯了……”说着就朝皮领导的办公室指了指,“真要是咱们公社有个名额,到底是给炎炎,还是给古会计家的古柳,这可说不好。”懂这个意思吧?虽说江荣有几分面子,但是皮领导跟古会计的关系,那可是利益连在一起的关系。皮领导也很为难。如今,你叔你婶从上面动了关系了,不需要你一层一层的处理,就赶紧抓紧吧。
事关子女至亲的一生,就问谁不想要一个名额?
为别的事欠人情不值得,但为了你妹妹的一辈子,这个人情你就是欠了,又能怎么样?
果然,真的很抢手。公社很多人都不知道人家开始征兵了,然后征兵就结束了。更不知道人家还征收女兵了,但是金家的炎炎低调的离开了,据说是当兵去了。
韩翠娥给炎炎整理衣领,想了再想,还是道:“得记着你叔你婶儿的恩。人家搭把手,你一辈子就不一样了。不管到哪,肯吃苦,肯上进,就能不一样。要好好的学,你学的好,你叔你婶脸上才有光。他们就是再想安排你,你也得能拿的起人家的差事,是不是这个道理?”
我记着呢!我都记着呢。
炎炎说着,就看哥哥,“为我的事,哥……又得还人家的人情。”
“不怕,哥还的起。去了别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每月我再补贴你十块钱,缺什么了,要写信回来。别叫家里记挂。”
炎炎看桐桐,桐桐跟她摆手,“去吧!家里不用操心。”
再是舍不得,还是看着炎炎跟着那些新兵一起,戴着大红花上了大卡车,走远了。
韩翠娥不停的挥手,这才说了一句:“司晔,炎炎一走,我这心里才真的踏实了。”我还供养你读书了,但凡有条件,我不会叫你妹妹早早的在家务农的。为你,我算是尽心了!但是为她,我有愧呀!“单为人家肯为炎炎这么操心的……能叫炎炎一辈子不那么辛苦的……那些恩恩怨怨的,叫慢慢淡了吧。”
四爷没言语,扶着她往回走的时候才道:“您别瞎想,这些事都有我处理呢。”
韩翠娥就看桐桐,说四爷:“县里的国营食堂,卤的猪蹄是最好吃的。我闻见过这个味道,是原来省城的老字号的味道,怕是哪个徒弟回县城工作了。你赶紧去给桐桐买个猪蹄吃。”
“不吃猪蹄。回头割半斤肉,咱回去包饺子去。”
韩翠娥灶上的手艺是真好,四爷和桐桐能弄回来米面油,她就能变着花样做吃的。今儿割肉割的晚了,没割到。但是回去之后,韩翠娥用玉米面和青红鲜辣椒,给桐桐煎的玉米小团子,又酥又辣,吃着特别过瘾。
桐桐点头,“好吃!”
韩翠娥就笑,这些年没有那个做好饭的条件,也没有那个做好饭的心情。
但现在不一样了,还是那两间老房子,可心情就是不一样。闺女走了,可儿媳妇有了。自己没娘家,桐桐像是有两个娘家,但其实还不如她这没娘家的。
这种孩子呀,拿她当亲闺女,她就能拿婆婆当亲妈。
看桐桐吃的好,她就高兴,“明儿要点豆腐渣去,那个做的好了,比苞米面的还香。”
第1498章 岁月流年(25)
“青阳公社的广大社员同志们,早上好。今天是十二月二十二日,农历十一月十七,星期五,冬至日……阴转小雪,今晚到明天白天,小雪转中雪。最低气温零下九,最高气温,零下一度。天气寒冷,请注意保暖。使用煤炭取暖的社员们注意保持通风,小心煤气中毒……”
公社的广播必须得在早上八点起开始播放,先是歌曲东方红。之后就是看你安排吧!
但其实这个时间就不可能看准。公社肯定是有个钟表的,但这个表每天都得听广播校准时间,它就没准的时候。有几个领导戴着手表呢,可他们那手表上的时间也没一个准的。
问这个,他说七点五十二。
问那个,他说七点五十五。
每个人都表示,我这手表是前几天刚校过的,绝对准。
桐桐就不执着于准不准了,爱准不准,大致没差就行了。
她这几句开场白,每天要播报三次。不记日子的人,听听就知道了。顺带的天气预报也播了。这些完了之后,雷打不动,一定得念一段最高指示。
之后最新的报纸就送来了,她就开始了读报时间。读一篇,放个音乐叫我缓缓。之后再读一篇,再叫我缓缓。颠来倒去就那么几首歌,循环的播呗。
说实话,这样的天坐在这个只有这些老机器的屋子中间,其实也不咋舒服。这个工作是没有人来指导的,上午一份报,中午一份报,下午读也行,不读也行。没有人规定一定得怎么样。下午桐桐一般会播报一些好人好事,哪个大队对孤寡照顾的好了,哪个大队的谁谁谁是积极分子之类的,这么混一混,时间就过去了。
不过,这么冷吼吼的坐在那里,抱着的大大的洋瓷缸子暖手,可冻脚了还不敢跺脚。这里面放着设备呢,真不能弄个炉子还是什么的进来。
四爷就门口过,在窗户上扫了一眼,他抬手朝机器上指了指:真笨!脚蹬住那老机器怕什么。这玩意一通电,温度一下子就上来了。取暖比炉子好多了。
桐桐腿儿一伸,脚蹬住,‘咦’,温度这么高呢?
不冷了吧?
嗯嗯嗯!不冷了。
四爷这才笑着忙他的去了,他说是农业技术员,但这一农闲,有什么事吗?不还是以写文章为主。不过是不署名罢了。
这样也好!毕竟到了冬天,又是上粪,又是修水渠的,冰天雪地的,活不能耽搁呀。要是技术员,得下地看着的。干不干另说,但这时间得陪着。
户外野风吹着,零下的气温,想想都知道是什么滋味。
在公社就一点好,便是大办公室里也有个柴火炉子,靠着炉子写呗,怎么混不是一天呀?
中午吃饭的话,两人会回家。
韩翠娥在家做饭呢。
这两月忙什么呢?忙着盖房子呢。这个院子原本很大,但这次四爷没将院子圈那么大,那不是徒惹是非吗?他只把房子靠后盖,原来那老柴房不拆,只在前面盖就行。盖好了,人家的宅基地四分地大,他就圈四分地,用土夯起来的院墙。
朱有为不知道叫人从哪弄来的砖瓦,夜里用大卡车拉了两车,结果就是老院子剩下的地方,生产队没人敢说把那地方给分了吧。
好些人就觉得,这院子空着的,该有朱有为一份。不能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