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镜小说www.mjtxt.com提供的《没你就不行》1550-1560(第5/16页)
?
桐桐再翻了翻,确实是……理工科可选的不多。在省城的话,就现有的大学,现有的专业,这真的是能选的极限了。
第一志愿填了之后,剩下的真就是随机,填吧。谁知道最后怎么录取呢。
对于师范类呀,农林类呀,医学类,两人都没有去填。因为这三类院校有优先录取权。如果不想学相关专业的话,这些院校就不要出现在志愿表上。
填好了志愿,两人就等着,等着出成绩。如果朱有为的消息没有错误,那么两人的成绩得过了三百分这个线,就会有一份通知体检名单。收到体检通知之后,只要去体检就行。体检合格,等待录取就完事。
然后在临近过年的时候,两份通知体检的电报发到公社。内容很简单,就是通知他们按时去体检,其他的再没有了。考了多少,名次是什么,一盖不知。
但大家都知道,这是考上了。
全公社,受到体检通知的就四个人,除了自己两人之外,还有史丽娜和梅子。
梅子是又笑又跳的,“我以为我考不上了……”那么多都不会。
桐桐:“……”人家跟自家两人的分数线就不一样。但显然,大家都不知道这一点。
体检就是过了一个过场,全县过线的一共才十三个,人家很客气的。体检完,各方面都健康,就等着,等着录取通知书吧。
大年初十,邱恒山亲自把电报送到公社,递到四爷和桐桐的手里,“这可真是飞出去成了凤凰了。”
四爷扫了一眼,是工大的自动化专业,没问题。他跟邱恒山和出来恭喜的同事寒暄。
桐桐拿到录取通知书却有点懵,问四爷说:“我这为啥是大气科学专业?”
啊?
四爷愣了一下,接了过去,“没有填这个专业。”
对啊!为什么呢?
四爷猛的想起来,“你的档案里……应该有作为基层技术人才的记录。”
桐桐想起来,确实,政策上除了对师范、医学、农林类优先之外,还对基层的技术人才在相关的专业有优先录取的政策。像是赤脚医生,他们考取医学类院校,有优先权。自己的志愿上写着服从调配,于是,在工大内虽然没有报相关的专业,但按照服从调配的原则,优先给自己调配了——大气科学专业。
专门的技术人才嘛!
桐桐皱眉:大气科学不能等于气象,气象只能是大气科学的一部分,其他的更大更广的……自己应该不会,可要真学这个,她其实是有点怕的!这玩意听着就超级难的感觉。
她求助的看四爷:能想办法换专业吗?
四爷摇头:怕是不能。
桐桐:“……”总感觉自己并不是学霸类人设,学这个真的会要命的!
第1554章 岁月流年(81)
专业这个没几个人懂,反正就是考上了,什么专业这个重要吗?
公社还有两个考中的,一个是梅子,她考到省城的师专了,是个大专学校,三年学制;一个是史丽娜,她考到了县城的中级师范学校,就是中专类师范,学制也是三年。
但不管是大专还是中专,现在都是香饽饽,出来就分配工作,就是干部岗位。这意义可不一样。
金中州和李小秀在门口大放鞭炮,这是可喜可贺的大喜事呀。
但是陈德朝家就不那么高兴了,陈安并没有考上。两人之间也没有孩子,媳妇子如果去上学了,这两口子还能过吗?
这都不是桐桐关注的事了,因为正月十六就要报名,今儿已经正月十二了。就这么几天,得赶紧收拾收拾往省城搬家了。
这边一考上,已经有人给朱有为打了电话了,朱有为专门找了卡车,“我跟你婶婶就不回去了,叫车去接你们。家里重要的东西都带到省城。住的地方不用管,我给你安排。”
四爷这才说,“地方提前都找好了。”他把家里的地址告知了,“回头安顿好了,我和桐桐去家里吃饭。”
竟是提前那么长时间都安排了,不用问,那边一定是搬进去就能住了。
家里有啥收拾的呢?
家常用的全都带走,不带走的就是可以扔掉的。后院养的鸡也都不带了,带去院子太小也没办法养。全都给魏红霞两口子带回去就行。
东西装上车,钥匙给了他们一把,得空了来洒扫洒扫就行。
桐桐就说,“等安顿好了,我给你们写信,把地方告诉你们。回头带着孩子去省城,也好认门。”
魏红霞应承着,桐桐又把课本之类的给她,“里面有圈出来的知识点,你细细的看,弄懂就行。七月份还有一次。”
恩!
韩翠娥在叮嘱金司炮,“你媳妇要上学你就叫好好去上学,不兴学那不懂事的,只管绑住媳妇的手脚。你对她好,她知道你的好,飞不了。”
金司炮应着,“我知道!只要考上,就叫她上呢,肯定不拦着她。”
见说完话了,四爷才说金司炮,“要是真考上,你不想在村里待,我给你另外想办法。别因为这个,心老是悬着。”
嗯!记下了。
临走之前,两人又把亲近的关系挨个的拜访了一遍,包括大队的干部,甚至于同龄的关系好的人家,都挨个的带上点心和罐头,跑了一遍。
韩翠娥还是农村的户口,不在生产队干活,就没有工分,自然就不能分口粮和钱粮。就担心一件事,“你们说……这个……我的口粮……”两口子是商品粮户口,粮油关系会转到学校,学校每月又有补贴,所以,哪怕是紧张一些,但两口子肯定够花,甚至孩子的开销都够。也就是自己,什么都没有,就是吃闲饭呢。
桐桐就笑,“您放心吧,还真能饿着您呀?家里还有积蓄,只要想挣,总有办法能挣到的。或者,您舍得远志?”
那舍不得!
“这不就得了嘛!”桐桐说着就看四爷,“得去后沟一趟,跟爸说一声。以后年节总也少不了要回来祭奠的。”
嗯!应该的。
这次再去,四爷就拿了铁锹。坟堆可以留起来了,但是还是没有竖墓碑,“等大学毕业吧,那时候想来就彻底的安稳下来了。”
桐桐看站在边上的金镞,“给爷爷磕个头,就说清明的时候再回来看他。”
孩子小小个的,穿的鼓鼓囊囊的,“爷爷……清明回来……看您。”
桐桐看向站在不远处的老道:“家里的地址您知道,要是闷了就去省城找我们。
老道摆手:走吧!走吧!这里现在可是风水宝地,我可舍不得走。
两人牵着孩子,慢慢的朝家走去。
金镞走得慢,慢就慢点吧,不急。
孩子问说:“走了……大公鸡不带。”
“不是嫌大公鸡吵吗?”
“不嫌了!我怕它饿了。”
“不会!大伯娘会喂的。”
“还有小黄。”
小黄是一条不知道谁家才抱养回来的小狗,孩子总偷摸喂,狗就总来。
当妈的就说,“小黄有家的,你要喂它,它的主人都要不高兴了。”
“我的秋千……带不带?”
秋千带去没地方放呀,“等你再大一点,等咱们有大房子住了,再叫你爸给你做个大秋千,好不好?”
不说话了,还是不高兴。
人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