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镜小说www.mjtxt.com提供的《没你就不行》1650-1660(第7/15页)
下还没完,她喊四爷,“你看你儿子,他跟香江那边的小子玩野了。”
四爷在院子里翻桐桐晒的豆腐干呢,这玩意在朋城晒不了,太潮了。娘俩嚷嚷的声音他早听见了,小伙子嘛,什么都见过了就不好奇了。
把豆腐干翻了一面,然后才喊金镞,“你出来,别气你妈了。”
金镞抓了一片半干的豆腐干往嘴里一塞,然后跑了,“爸,明年我要是能提前高考,是不是就能给我买一辆游轮了。”
桐桐把手里的葱放下,追出来喊了一句:“你休想。”说完又瞪四爷,“你看你给惯的!”这都是什么爱好。
男孩爱名车游轮,就如同爱千里马一样,这是什么不好的爱好吗?
他赶紧安抚,“不买!不买。一定得等他到了十八岁,我知道。”
金镞在屋里咯咯咯的笑,蹦起来从书架上抽了一本书,又顺了一个小玩具在手里摆弄着。一边看书一边手里不停的玩。
同学打电话来,“打球,去不去?”
去呀!傍晚时分,直接就颠了。跑学校操场跟同学一块打球去了。晚上回来的路上,顺路买了碗馄饨,“要带走的!不放辣油,多放香菜和虾皮。”
摊主应着,喊他儿子,“碗!赶紧套袋子。”
他就看见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这边收了碗筷,又一头大汗的过来套袋子。将塑料袋套在碗上,然后一样一样的调料往碗底放。他身上穿的还是校服,也是个高中的学生。
金镞就问人家,“再有两天就开学了吧?你作业写完了没?”
“晚上再写。”少年憨厚的笑了笑,“你打球去了?”他也看见这买馄饨的人穿着球衣,抱着一个篮球。
金镞应着,“你这挺辛苦的。”
“今年的资料费就得百,你们学校呢?”
金镞:“……”从来没注意过学费资料费,“应该跟你们差不多。”
“听说还收班费,我们班费一个学期得十。你们呢?”
金镞:“……”班费这个,没注意过,“都一样,反正每学期都收。”
老板将馄饨捞出来一碗一碗放进去,一碗十二个,多的赶紧夹出来,跟其他顾客抱怨,“现在这学校,啥费用都收。咱也不知道这班费是干啥了,反正到学期底也不见账。”
这个一言,那个一语的,都说现在的学校是一个样的,供养高中生都难的很。
金镞还没把自己的碗带走呢,边上又来一个买馄饨的,看见金镞手里的篮球,“哎哟!你这个篮球可贵了吧?”
金镞将篮球一转,后背了手拿着球,“我这是假货!”
“我就说呢,之前听人说这个牌子的篮球得好几百。”
金镞抿嘴笑了一下,掏钱付了馄饨钱,这才回了一句,“不到二十买的,老是漏气呢。你说的牌子我知道,是挺贵的。”
这摊子距离胡同口就五分钟,他跑着回来,怕馄饨泡的不好吃了。
结果就这五分钟的路,这个喊着:“丝袜,二块一打,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那个喊,“铅笔、油笔、笔记本作业本……便宜了,大降价,放不坏,放不烂,家里有学生的都来看看……”
他穿过夜市,到胡同口的时候正碰上张老六在这里乘凉。他问候了一声就问说,“六伯,这些人一晚上能挣多少钱呀?”
“哎哟!净利润……能有个七八块,成十块钱,那就是好生意。”张老六拍了拍这小子,“你一大少爷,打听这个干嘛?”
金镞:“……”大概谁看自己,都觉得自己就是一大少爷吧!
第1655章 岁月流年(182)
开学前这两天,金镞没再看书。而是开始了一个人在周围转悠。
自家住的地方,距离雍和宫和恭王府都不太远,所以,出来之后就会发现人特别多。还多是游客!有大爷骑着轮车载客,汗流浃背的也就几毛钱。也有年轻的,拿着地图在兜售给游客,一份也没多少钱。
像是报刊亭卖饮料卖冷饮的,毛毛分分上赚。
早饭他在外面吃油条豆腐脑,上午去吃锅贴,晚半晌了吃卤煮算了。其实压根就没走远,就真的在家门口转了转,却发现世界这么大!形形色色,各种各样在挣扎着求生的人。
吃了饭了,溜达回来了。胡同口,张老六跟人在路灯下跟人下棋,一群说老不老,说年轻又不年轻的叔叔大爷,他干脆也不走了,就直接蹲在张老六边上,给他支招:“走马!”
张老六就笑,“小崽子,你这是吃了饭出来了?还是玩了一天才回来?”
“才回来!没走远,就搁这一片瞎溜达呢。”金镞说着,催对面的:“葛大爷,上卒子。”
“嘿!小子,忒的不地道了。观棋不语,还不给我老实呆着。”嘴上说着,但还是上了卒子。
张老六就笑,“你呀,当谁都跟你一样,这么大人了,来回的瞎窜。你葛大爷四十大几的人了,见天的来回送煤气罐呢。”
“哟!您这腰还行?”
葛大爷盯着棋盘,手里啪啪啪的击打着棋子,“不行能怎么着呀?说起来在皇城根下住着呢,我这一家子五口人,住十平。再不干活,吃什么,喝什么去。”
张老六‘将’了一声去,“还是我好吧!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说着就又道,“你也是!拉着游客转转胡同,赚的也比扛煤气罐多吧。非不听,死出力!一天挣那十块八块的……够干什么使的!”
“最近涨价了,一天能有个十一二,十四块钱。”
“这两年这物价涨的,肉价都翻番了。你还觉得挺好!我是觉得这两年的日子比前几年还难捱了。”
金镞蹲在边上听着,听到张老六催他:“赶紧回去吧!”你不回去,暗地里跟着你的人都没法回。没瞧见吗?对面站着两个壮汉,眼睛就没离开过这里。
行!回吧。
回去钻到书房找爸爸,“贫富差距之大,我真的有些瞠目结舌。”他坐过去,“我看见有人上公交逃票,我看见有人跟在游客身后捡矿泉水瓶子……”
四爷放下手里的书,“这样……从下周起,周六晚上吧,周六晚上给你安排一节课。”
金镞:“……”又要请老师上门吗?
可不!每次四爷的操作都能把桐桐给整无语了。四爷开始请老师了,他儿子觉得贫富差距是个问题,好的!没毛病。他给负责京城事务的老赵打电话,“这样,你这一周之内,在咱们国内找最好的经济学教授,劳务费好说,咱们上门接。请到家里来,给金镞上课。几节能讲完是几节,或是金镞还想听,再另行安排时间。我要在的话,我也会听。你咨询一样。当然了,每个专家的看法可能都不一样,可以换着来。”
老赵对着电话:“……”专门请人家教授上门,给他家孩子讲课。几节不一定,要是老师能讲,讲的能叫孩子有听的**,那就继续讲。要是孩子不想听了,那对不住,换个专家再来。
现在虽然都请专家当顾问,特别顶级的很难请也是事实。但架不住钞能力呀。
他问说,“您有没有特别欣赏的专家?”反正给您请家里去就完了呗。
四爷犹豫了一瞬,还是道:“做学问嘛,兼容并蓄。不管欣赏不欣赏,听听总是无妨的。”
好的!知道了。
打电话的时候桐桐全程就在边上坐着,她想说点什么的,可是想了想,说什么呢?谁家都在尽力的给孩子争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