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镜小说 > 青春校园 > 没你就不行

1680-169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镜小说www.mjtxt.com提供的《没你就不行》1680-1690(第6/15页)

桐也会跟雷允恭搭话,打问一些宫里的消息。

    雷允恭也会笑眯眯的告诉她,比如当今太后是官家的生母;比如太后忙于政务,太妃娘娘帮忙照顾过官家;比如去年十一月,官家册封了皇后云云。

    桐桐都认真的听着,然后就道:“我身无长物,身上一丝一缕皆来自太后和官家。而今无所奉上,只一片诚心,抄写些道经将来俸于神坛之上,给太后和官家祈福吧。”

    “郡主有心了。”

    于是,到京都之前,桐桐几乎就不出来了。宋朝皇室信奉道教,她能抄录的也只有道经。

    全有侍奉在侧,问说,“姑娘……师从何人?这字一日好过一日了。”

    “林家之前亦是当地望族,这些年虽无上进子弟,但倒也不是白丁人家。”桐桐写的不慌不忙,“林家的私塾就在河边上,我每日里去河边浆洗衣裳,便偷偷的用水盆打了水,在私塾外面一边洗一边听。又帮着族里的顽童做些小物件,偷偷的看他们的书。每日里能扫那么几眼就好。我的房间墙角放着个水瓮,那水瓮其实是有些渗水的,是我坚持放进去的。有水,就能偷摸练字。用木棍、用鸡毛,蘸着水写字。木棍只能写大字,鸡毛只能写小字……想弄个土盘或是沙盘,却也怕被表嫂絮叨,便也作罢了。也就是近些日子,也才知道用笔和纸写字是这样的。”

    这话里有真有假,在学堂的窗户下洗衣服是怕太阳暴晒,还被夫子骂过;因着好奇,趁着顽童们玩耍,她翻过他们的书也有过。但是练字这些却真没有过。

    真真假假的,去打听的话,凡是有证人的都是真的!那没证人的,又怎么会是假的呢?

    全有微微颔首,便不再问了。

    桐桐收了笔,看向外面,“还有几日就到了?”

    三日吧!三日便可到。

    第1685章 大宋反派(6)

    这一年的秋天, 天已渐冷的时节里,一艘艘大小船只在运河里行进行出,码头上人来人往, 繁华异常。

    码头边视线最好的茶楼里,靠窗坐着位小爷。这小爷连着来了三天了, 每日都是一壶茶,两样小点, 一坐就是一整日。

    今日亦是,早早的就来了。八月底而已,这位小爷已经穿上了夹衣, 不时的轻咳一声,一日一日的都看着运河的方向。

    店家的小二哥上了茶就问:“哥儿是等什么人吧?”

    四爷笑了笑,“是啊!等个人,想着这几日该到了。”

    那难怪:“还要什么, 只管叫小的便是。”

    四爷取了两枚钱递过去,小二哥接了去, 转身去忙了。

    紫毫从下面气喘吁吁的上来, 低声道:“小爷,还得再耗一日么?您到底在看什么, 等什么人?”

    四爷取了几个钱递过去, “自己去买零嘴看杂耍去,莫要呱噪。”

    把紫毫打发了, 眼看晌午, 茶点也吃完了,心想着这个点要不到,下半晌到的可能就不大了。这接的是柴家的郡主,必然把排场给摆足了的。一定是快到的时候在别处停泊, 第二天一早出发,晌午赶到,如此回宫才不会太晚。

    如此穿城而过,该知道的才能知道。

    再等一个时辰,若是不能到,今儿就不用等了。

    正思量呢,就远远的有大船行来。码头上有人吆喝着给大船腾地方。那船上挂着皇家的旗子,好些人都开始避让。

    四爷一下子就站起来了,他这个方向能看到河景,下面就是河道。

    大船缓缓的停了下来,甲板上开始忙碌起来。等几个穿着宫人服侍的人出现在甲板上,四爷才看见一个身形不大的纤瘦的身影。她好似好奇,左右环顾了一下,然后马上将头转了过去。

    这是感觉到有人盯她了。

    这么遥遥对视,其实是看不太清楚的。

    四爷端起手里的茶碗朝前举了举,桐桐嘴角勾起,抬手像是整理发髻。两人这一抬手,没别的意思,都只是想告诉对方:我知道是你,我看见你了,知道你在。

    桐桐不用人扶,下了船,有马车等着。她上了马车,马车没从四爷所在的茶楼下路过,她从马车上探头出去想看一眼,却也没等看到就走了。

    四爷换了个方向,看着桐桐被马车带走了。可再回来,奇怪的是没看到桐桐带的行李。

    码头上已经有人议论了,说刚才那个就是被太后和官家接回去的柴家郡主。

    “赏赐那么多,怎的不见?”

    “听船夫说,郡主将赏赐留给林家人了,报答抚养之恩。”

    “郡主仁孝!”

    “是!郡主仁孝。”

    紫毫回来的时候兴奋的学这件事,“郡主好生气派……”

    瘦的跟豆芽似得,哪里气派了?不过是沾着皇家恩宠,叫人心生畏惧罢了。

    “都夸郡主仁孝,不计前嫌,心怀恩义。”

    这么寒酸的回来了,下面的人怕百姓骂皇家,自然要宣扬出来,证明不是皇家的慢待。

    四爷起身,“走吧!回吧。”桐桐这么做很聪明,宋时,主张端正世俗风气,要求严于律己,崇尚品德节操。哪一个名臣拿出来,翻开他们的履历就会发现,他们各个都能是道德模范。至少是符合士大夫规范的。

    所以,她一定会做到面上叫人无可指摘。至于其他的,现在还不得而知。

    而如此仁孝的郡主,宫里再是简朴也不会慢待了她的。

    所以,回吧!不急。

    穿过繁华的京都,停驻在皇宫门前。

    原来,这就是大宋的气派。

    桐桐从马车上下来,上了轿子。轿子晃悠悠的,一路朝宫里而去。

    初来乍到,她没有左顾右盼。被带到什么地方,就是什么地方。

    她被带到一处宫殿,一进去就知道,这不是太后或是皇后的地方,摆件的规格不对。结果绕过屏风进去,上首是个笑盈盈的中年妇人,没有满头珠翠,倒是素朴的很。

    边上一个宫娥低声提醒,“郡主,这是太妃娘娘。”

    桐桐忙见礼,杨太妃受了礼,起身亲自扶了,“郡主快起!叫我瞧瞧。”

    瘦,但瞧着并不弱。眼睛透亮,举止有度。

    再拉着手一看,双手粗糙,她便微微一叹,攥了桐桐的手落座了,“太后今日见诸位大人议事,叫人传话。说郡主舟车劳顿,先梳洗安顿。晚上设宴,为郡主接风。”

    “岂敢?”桐桐起身朝东而拜,“太后和官家恩重,不敢生受。”

    杨太妃心里颔首,这可不是个乡野姑娘的样子。瞧着这小小年纪,竟是比皇后都沉稳。

    她就笑道:“太后自来便忙,我是个清闲的人。你来跟我作伴吧!我喜欢你们这样的小姑娘,有你在,也不寂寞了。”

    “就怕太过聒噪,要惹您烦的。”

    “那可好……”宫里安静太多年了!先帝在时,就只当今官家一个孩儿。有过两个皇子,早早的夭折了。也有过两个公主,一个出生便夭折了。一个是怕养不活,早早叫出家修道了,可饶是如此,也没避开夭折的命运。

    官家是要继承皇位的,哪里能肆意玩耍?宫里整日里安安静静,怎不寂寞呢?

    说着话,张太妃就指了一个年长的宫娥,“伺候郡主梳洗安顿吧。”

    “奴婢芳蕊。”芳蕊用木勺将温水一勺一勺的轻轻的浇在郡主的头上,然后放下给轻轻的揉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魔镜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