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镜小说 > 青春校园 > 没你就不行

1780-179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镜小说www.mjtxt.com提供的《没你就不行》1780-1790(第11/14页)

清除叛军;第二,将幽云之地交托给太后……”

    耶律宗真冷眼看张俭:这于卖国何异?万万不可。

    张俭垂下眼睑,“或者陛下可试试而今这位太后,看看太后怎么想的。若是太后只是拘谨陛下,短暂摄政,那倒是不打紧;若是太后有废帝之心,您就得思量了。您若没了,还有大辽吗?彼时,必是大辽各地叛乱不断,人人都会打着为您的旗号,行自立为王之实。况且,便是太后摄政……您想过太后的年纪吗?太后年轻,您要三四十岁再亲政么?若是您真这样想,那就当臣从未来过。”

    说完,行了一礼,转身退下了。

    耶律宗真看着又聚拢来的监视的人,手藏在袖子里攥的紧紧的。这些日子以来,也就张俭和阿姐来过。可阿姐已经有好几日不见人了。

    他就问说,“二公主……近日不得见。”

    下面的人回禀,“二公主求了太后娘娘,给驸马寻了差事。驸马巡视陵地去了,公主去庙里祈福了。”

    耶律宗真的手攥的更紧了:连阿姐和萧啜也已经放弃了朕吗?他们也跟母妃低头了吗?

    他说侍从,“去请母妃,就说朕寻她有事。”

    于是,萧耨斤被请来了。她问说,“礼都学了?”

    耶律宗真扭脸看着母亲,“您到底要如何?便是摄政,你也不该圈着朕!”

    “何时圈着你了?身体要养,那你好好养便是了。该出门的时候自然就能出门了。”现在一切都不平稳,急什么?再说了,“若不是你,那老妇如何能逃脱的?”

    耶律宗真闭上眼睛,“母妃,母后她抚养儿子如同亲生,不假人之手。父皇临终一再嘱托,好生对待母后。已然不是太后了,您又怎么忍心加罪责于她身上。不看别的,只看在儿子的份上,都不成吗?母后年纪大了,她能活多少年?可您年轻呀,太后最终还是您的。您又何必将事情做绝呢?”

    萧耨斤冷哼,“我做绝?是她夺我的儿子!我就知道,这儿子生下来要不是自己养,就如同羊圈里的羊羔子一样,终是别人的。你——对我这个母亲,又有多少孝心呢?若不是因着你是我生的,我早废了你了!别忘了,你还有个兄弟。”

    说完,转身就走。临走还下令,“看护好陛下,无旨不得陛下见任何人。”

    伺候的。看守的,尽皆俯首,不敢有一言。

    耶律宗真看着母妃的背影,这个时候他认同了母后信上的话:母后除了自己,无人可选;母妃除了自己,还有一儿子可以选择。

    张俭也说的对:有朕,大辽才是大辽;无朕,天下会冒出许多为朕出头之人,他们都各有盘算,彼时,也就无大辽了。

    孤立无援,只有一个老迈的张俭,好似除了求助外援,再无别的可能了。

    借兵?还是将幽云之地交给母后?

    耶律宗真迅速的做出了选择,将幽云之地交给母后,并不能解自己眼下之困。反倒是将自己放在更危险的情况当中。

    那就不如——借兵。

    借兵需得酬劳的,以何为酬呢?燕云之地。

    失去了燕云,大辽还是大辽,自己还是大辽的帝王。反正,先祖创业之初,也并不是就占了燕云的。契丹只要还有草原,迟早都能崛起。

    舍小保大,只能如此了。

    于是,四爷和桐桐来吊唁的时候。四爷朝耶律宗真行礼,耶律宗真一把扶住四爷,四爷明显感觉到,手里被塞了个东西。

    他不动声色,才要说话,那边萧耨斤就说话了,“雍王,你我两国交好,而今当着先帝的面,哀家要问你一句,为何要收留萧菩萨哥那个逆贼?”

    桐桐一脸惊讶,“那位太后身有遗诏,我们岂能看着辽国先帝陛下的旨意置之不理呢?而今,您说您是太后,那位拿着旨意也说她是太后。我们身在雍郡,实在辨别不了真假。不若,您将遗诏请出来,若是旨意上确实册封您为太后,那我们夫妻必定着人将那位给您送回来。”

    说着,就伸出手,“您的遗诏呢?”

    萧耨斤咬牙,她笃定雍王妃说的是假话,因为先帝的遗诏自己给藏匿了。萧菩萨哥不可能有遗诏证明她是太后,同样的,自己现在也真的拿不出证明自己是太后的证据。

    此女可恶尤甚!

    如此一问,自己拿不出来,这不就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把自己矫诏的事嚷出来了吗?

    她都能听到隐隐的议论之声。

    桐桐又哼了一声,“立国需正,为人需正,处事需正,不正者,终难久。”

    岂有此理!这说的是谁?

    四爷朝耶律宗真点点头,没看萧耨斤,带着桐桐转身走了。

    萧耨斤正是春风得意之时,但凡所谋,无有不行的,又岂会受这个气!转脸就找了萧孝先,“今晚我要见此二人的脑袋。”

    脑袋没取来,却听说雍王被刺杀了,紧跟着,雍王妃带兵直闯边境,来质问为何要背信弃义,谋害雍王。

    萧耨斤看向萧孝先:“打来了?”

    是!打来了,雍王的伤究竟如何无人见过,但是雍王妃暴怒而来,声势极大。

    萧啜在半路上,看着突然改了主意将自己围在中间的女真部:“诸位这是何意?”

    完颜石鲁看着萧啜不,“对不住,驸马爷!在下与柴郡主相交于微末,乃生死之交。才得到消息,元妃摄政,背信弃义,竟是刺杀于雍王。郡主震怒,已然携兵北上。此时,在下该如何选呢?您说。”

    萧啜不:“……”完了!完了!燕云十六州和东辽女真部怕是保不住了!

    第1789章 大宋反派(110)

    辽国的军制保持着游牧民族的特点,它依旧是由宫帐军、大首领部族军、部族军、五京乡丁和属国军组成。

    皇帝直属的都是宫帐军,就是所谓的禁卫,所辖大致两万人。

    主力是大首领部族军和部族军,这是以部族划分的。他们依旧是依托部族,可部族是要在草原上生存的。所以,每个部族都有所生活的地盘,那对应的部族军也就常住那一片,并不能无指令随便调动。

    而五京乡丁呢,这个五京指的是上京、中京、东京、南京析津府、西京大同府。当然了,现在还有西京大同府,这五京不是同时建立的,是随着局势的变化而设置的。西京大同府是后来为了与大宋贸易而设置的,后来成为了辽国最重要的赋税地之一。

    这些大的城市,各有职能。

    上京建的最早,是都城。其他四个成了陪都。大辽的皇帝按照四时捺钵制度四处巡游,这些陪都便更有了存在的价值。

    所谓的四时捺钵,就是契丹民族的旧风俗。契丹是‘随水草,逐寒暑,往来游牧渔猎。’进而衍生出了皇帝四季在外游猎,而朝廷的官员随行的制度。朝廷随着皇帝走,他们把设置的行营叫‘捺钵’。后来呢,‘捺钵’就慢慢固定了,在各个陪都滞留的时间较长,也就更突显了各个都城的意义。

    都城一般都是皇族和后族驻守,反正两家联姻,怎么算都不是外人。

    驻守在五京的多是乡丁,战时可抽调。

    再就是属国军,比如高丽是大辽的属国,如果有必要,大辽可从高丽征调军队。

    这么一分的话,其实局势很明显了。

    皇宫内的争斗,登基的只要是太子,各个部落首领是持观望态度的。他们便是来上京奔丧,首领们都在都城,可这种的,首领们带的护卫人数是有严格规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魔镜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