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镜小说 > 青春校园 > 没你就不行

1800-181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镜小说www.mjtxt.com提供的《没你就不行》1800-1810(第11/14页)

,那朕必是要御审的。”

    说着,就看向桐桐,“郡主,有何实证啊。”

    只称郡主,不说雍王妃,这是赵祯释放出来的善意。要是柴郡主,那就有护身符在。他是这个意思。

    桐桐点头,明白他的意思。于是便道,“因着证物乃郭净妃娘娘贴身之物,因此,需得请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在场。两位娘娘在,验证之事不劳他人。以保郭净妃娘娘体面。”说着,就看向范仲淹:“范大人,如此可妥当。”

    范仲淹点头:此当然是再妥帖不过了。

    于是,曹皇后便扶着杨太后来了,将昔年的珠帘挂了起来,她们坐在珠帘之后。

    桐桐这才道:“不管是太后、官家还是诸位大人,都该知道,我懂药理,擅岐黄。这些年,去过雍郡的钦差连同随从都应该清楚,我的医术尚可。开的方,用过的药,都是能见效的。这一点,朝中至少有二十位以上的大人能为我作证。”

    晏殊站出来,“臣能作证,郡主的医术不在医官之下。”

    曹玮也站出来,“臣乃痼疾旧病,用的一直是郡主给的药,确实有效。”

    用过药的都陆陆续续的站出来,证明郡主这些年在岐黄之术上确实有过人之处。

    赵祯点头,“朕有所耳闻,知你之能。”

    桐桐这才道:“既然都认我通药理,那就好办了。”她叫人拿上证物,“我查问了伺候娘娘的宫人,有几处疑点。”说着,就看向范仲淹,“这怕也是范大人心中疑惑的地方。”

    范仲淹没言语,等着她说。

    桐桐看着大殿上的人,“第一,御药院供药,竟是要亲自熬给病人喝。我也在宫中生活过,却从不曾听闻,御药院有此规定……”

    说着就问珠帘后的皇后,“不知而今这规矩可是变了?”

    曹皇后摇头,“不曾变!御药院供药,交割给宫人,若是熬药有格外注意的,医官需得跟随,亲眼盯着各宫的宫人熬药。此事与御药院再无关!”

    言下之意:他们只负责药齐全,药的质量,保证药抓的都对。仅此而已。

    所以,为什么要叫药童亲自给熬药呢?

    “第二,熬药的器皿,药童尽数带走。包括不小心被打碎的药碗。”桐桐说着,就看朝中的大臣:“诸位大人,此做法是不是有欲盖弥彰之嫌。”

    大家只觉得郭净妃死的太过巧合,这中间的事谁也没资格去查问。

    如今这么一摆,大家就懂了:这不是有嫌疑,这分明就是有猫腻。

    桐桐这才又道,“药渣带走了,器皿带走了,他们的人熬的……好似是一点把柄都没留下。可其实——不然!”说着,就将一半的证物叫人递给杨太后和曹皇后,一半证物留在大殿中央。

    “娘娘的衣物上有撒上的药滴,包括枕头上,擦嘴的帕子上,都有。虽不多,但对于通药理的人来说,这便足够了。”

    说着就问太后和皇后,“细看之下,是否有褐色的污渍。”

    杨太妃眼神不好了,她不说话。

    曹皇后却分外笃定,“是!有药渍。”说着,又叫了宫人,“拿去指给官家看。”郭净妃的贴身之物,不必避讳官家。

    赵祯接到手里看了一眼,眼圈红了,“是郭净妃的旧物,确实有药渍。”

    桐桐又指着熬药的炉子,“咱们有些大人一生都没亲自熬过药,但我想范大人是自己熬过药的。敢问,熬药……你见过药不溢出的吗?”

    范仲淹想了想,“盖着盖子,药往出冒,不时的得揭开,用竹筷搅搅……”除非有人不错眼的盯着。但火这个东西难控,一次不溢出,两次不溢出,不会次次不溢出。

    “所以啊,诸位大人来看看,这炉子边沿的痕迹,是否为药渍?”

    范仲淹第一个过去看,然后用手指抠了抠那痕迹,又闻了闻,隐隐有药味,“这……臣倒是没想到这个。”可这能分辨出什么药吗?谁敢笃定能分辨出来。

    桐桐就笑了,“这宫中必有用药之人,各位可以用药来试试,看看我是否有只凭药味还原方子之能。”

    “这?”范仲淹犹豫了一瞬,还是朝上拱手,“官家,郡主所言,虽不能作为实证。但验证之后,亦能作为参考。”

    赵祯点头:“准!”

    于是,杨怀敏出去之后带了三只碗来,这都是有宫人生病服用过药的碗。

    桐桐接过来闻了闻,报了一个方子,“此人风寒,这是治风寒的药。”

    再拿了一个,凑近闻了闻,又报了一个方子,“服药之人为女子,有寒症,月信来时腹痛难忍。”

    最后一只碗,只凑近了一下,她又报了一个方子,“此人该是外伤,此药活血化瘀,通筋骨。”

    紧跟着,大殿外来了三个人,已经在殿外听到了,“是!正如郡主所言。”

    大殿之上,顿时嗡成一片:这么说,郡主闻出药有问题了。

    范仲淹忙道:“官家,应尽快羁拿御药院的药童……”

    赵祯准了,可派去的人很快回来了,禀报说:御药院有三人自缢于房梁之上,死了。

    范仲淹猛地看向郡主:不对!要是郡主真能闻出来,她早说了药方里加了什么了。可她没说,她要验证她的本事。诚然,她确实通药性。但是,一个月之前的味道,她其实是判断不了的。

    她今儿闹的这一出,为的就是这个。

    有人藏不住了——动了!这一动,才真真是有了证据了。

    是的!很多人都反应过来了,都抬眼看向这位郡主:办事不择手段,心思诡诈难料。

    她——就不是个好人!

    第1809章 大宋反派(130)

    御药院有人杀人灭口了!

    这就很好查了,谁在大殿左近伺候的,谁去通风报信的。把人先拿了吧。

    结果叫桐桐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这件事跟闫文应有直接的关系,而闫文应的干儿子闫士良又恰好是御药院的掌院,这是明摆着的事,对吧?但是,闫文应被赵祯赶出皇宫之后,这个闫士良没能继续当掌院,他被赵祯罢免了掌院的职务之外,却叫他当了一个内殿崇班。

    内殿崇班是七品的武官职位,一般情况下,皇宫上朝的地方内外站立当值的侍卫,都属于这一类。

    咱们在这里说事,人家的人就在里面或是外面听着,多有趣呀。

    你这边显摆了你的能耐,我那边就传了话杀人灭口。

    然后你就没有实证了。

    人就是自缢的,怎么了呢?为什么自缢的,不知道呀!许是知道抓错药,害了郭净妃娘娘了。那要不然呢?总不会是我们谁故意要害娘娘吧。

    来一个死无对证,奈何?

    反正没证据,就算是要牵连,也绝对能逃开死罪。

    所以,人家也不是出昏招的。只是当初被那闻味还原药方的能耐给吓唬住了而已。

    闫士良就这么被逮住了,压到了大殿上。他的说辞是这样的:当值的时候突然三疾,上茅房的时候嘀咕了一句,说郡主的医术好,能闻味识药材。不知道被谁听去了,传到了御药院。

    至于那三个人为什么自缢的,人家也说了:怕是粗疏抓错药,自知罪过深重,以死谢罪了。

    桐桐就笑了,“逝者已矣,你说是,那便是吧。”她一步一步的走过去,蹲下看此人,“除了郭净妃之死之外,我现在更好奇的是——皇宫大内,这些年为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魔镜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