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镜小说 > 青春校园 > 没你就不行

1800-181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镜小说www.mjtxt.com提供的《没你就不行》1800-1810(第7/14页)

争便冒头了。

    桐桐就觉得,这不全是赵祯的错,“这便是太后把权利把控的太死,赵祯压根碰触不到的结果。”

    四爷递了京城的消息,“赵祯确实是想辖制吕夷简,进而罢辍了他。但是他能用谁?还是只能用范仲淹。”

    嗯!范仲淹跟吕夷简因废后一事上生了芥蒂,两人对立关系自此开始。

    四爷敲着桌面,“可范仲淹压根就不可能是吕夷简的对手。”

    这个得从方方面面比较了,宋朝到了仁宗这一朝,官场上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复杂到不敢想象。

    就说吕夷简此人吧,出身名门。他伯父是官做到太子太师吕蒙正,他父亲是官做到大理寺丞的吕蒙亨。他老丈人人是官至太子少保的马亮。

    这些人是什么?是政治资本。便是人死了,留下的也是政治遗产。

    这样的家世,姻亲故旧中,达官显贵占了多少。更何况,这么多年做宰相,他有多少门生故旧。

    而反观范仲淹呢?他有什么?他父亲早亡,他两岁便随着母亲改嫁给一个叫朱文瀚的,此人是官身,但有官身无职在范仲淹才四五岁时便回了老家长山县。他是真正的‘寒儒’进士。

    这样的门第你便是有才学,榜下捉婿也难捉到他。他的第一任妻子是跟他从小一起长大的,乡下地方的姑娘,门第更一般;第二任妻子压根就是他的仆从。

    也就是说,他毫无政治根基。

    除了同门、同窗、志同道合的同僚之外,没别的了!他的‘党’没有别人那么坚实,那么牢不可破。

    桐桐就说,“他终归是有支持者的。像是欧阳修这样的,不也屡次因为支持他而被贬吗?”

    四爷就看桐桐,瞪着眼睛,看的可认真的。

    桐桐:“……我……我又说错什么了?”

    四爷一言难尽,问桐桐,“你知道欧阳修跟你的政见相左吗?”

    啊?

    四爷觉得牙更疼了,这都是世人被大宋的文华蒙蔽了双眼了!背过欧阳修的文章,然后见觉得欧阳修什么都是好的,也不知道这种认识是怎么来的。

    他耐心的跟桐桐说,“你知道狄青最后抑郁而终,却不知道根子在哪,对吧?”

    对!狄青是北宋一朝,难得的武将。

    四爷就告诉她,“欧阳修上折子给赵祯,说‘武臣掌国机密而得军情,岂是国家之利?’”

    这话的意思是:武将掌握了国家机密,又能手握军权,这难道对国家是有利的?

    桐桐:“……”欧阳修还说过这话?

    四爷白了她一眼,这话还没完呢?他在狄青的事上,又说,‘欲乞罢青枢务,任以一州,既以保全之,亦为国家消未萌之患。’

    什么意思呢?这是说,他打算请求罢免狄青的职务,只叫他任一州的知军,这也是保全他,更是为国家消除了隐患。

    四爷叹了一声,“这就导致了狄青被贬,几年后抑郁而死。”

    桐桐:“”你等会,容我缓缓。

    四爷哼笑一声,“知道正史上是怎么给欧阳修的政治作为下评论的吗?”

    不知道。

    “因欧阳修之故,‘重文轻武’之国策愈重,为之后中华屡遭异族入侵铺平道路。”

    桐桐使劲的搓脸,再搓脸,“是这样啊!”

    那你以为呢?

    “竟然是这样吗?”桐桐突然就觉得,整个人都不大好了。她朝四爷摆手,“你先别说话了,我有些晕乎。”

    然后睡了一晚上起来,两边的腮帮子都肿了,跟塞了俩核桃似得。

    她给自己扎针,还叫白娘,“金银花就算了,给我泡黄连吧。砸开泡,要不然不出药性。”

    这是怎么了呀?怎么上了这么大的火。

    四爷看着又是心疼,又是想笑,“你这真是……”说着就喊人,“饭食软烂些,王妃这几日吃不得其他。”

    桐桐捂着腮帮子,问四爷:“欧阳修是不是现在正在什么地方做诗写文骂咱们呢?”

    应该是的。

    桐桐觉得牙更疼了,然后看着四爷那幸灾乐祸的脸,“你为什么不早说?”

    我哪知道你不清楚这事呢?

    桐桐一脸的生无可恋,“我的《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嗯!背的挺好的。

    桐桐叹气,“能与民同乐,多好啊!”

    四爷:“……”他给桐桐递了粥,“行了!吃饭啊!诗文是诗文,政治是政治。不是一码事!”欧阳修的政治成就,也就是在被贬滁州的时候发挥了‘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而已。他的成就在文坛改革上,这跟政治无关。

    桐桐端着碗,才发现她其实是过的挺糊涂的。如今再去想,“赵祯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他只能借用范仲淹这样的寒门,才涤荡朝堂。”

    是的!赵祯就是这么想的。

    第1806章 大宋反派(127)

    桐桐被冲击了一波之后,再不敢武断的去判定一个人了。

    她开始了细致的整理大宋朝堂那些官员的家事和关系网。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像是之前为丞相的王曾,此人有过三任妻子,后两任都是做过两任宰相的李沆的女儿。这个李沆是谁呢?是后来牌位被请进昭勋阁的二十四功臣之一,素有圣相的美誉。

    所以,王曾也是能继承岳父政治遗产的那种人。

    她就发现,很多人家都是这样,子侄不一定有出息。但是没关系,可以在朝中选择有前途的后辈联姻。王曾是在原配死后,以鳏夫之身娶了宰相家的女儿。一个女儿过身了,还能从李沆家再续来一房。

    这就很说明问题了。这说明这个阶层固化到等闲的人挤不进去。

    当然了,选了王曾是人家李沆家投资成功了,王曾确实位列宰相,从赵恒在位就受重用,一直到后来被太后罢辍。只怕现在赵祯已经想起了王曾的好了,想召王曾回朝。

    再加上王曾和吕夷简也有些不和,赵祯一定想找王曾回来辖制吕夷简。

    不过是四爷曾经为王曾喊冤,现在吕夷简等人一定在召回王曾的事上设置障碍罢了。

    而且,桐桐发现这些当官的很会玩。

    比如说欧阳修,欧阳修是晏殊的同乡,据晏殊说,欧阳修没考取状元,是因为想挫挫他的锐气,能更好的栽培他。

    而跟欧阳修同科的状元叫王拱辰,这两人的缘分很深。

    最开始呢,两人都娶了当时主考官的女儿,两人是连襟。后来,两人的老婆先后都过世了,又被做过宰相薛奎看中,把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两人做续弦,又同时做了薛家的女婿。

    更有趣的是:这两人对范仲淹的变法之策,欧阳修是支持的,但是王拱辰是反对的。

    这像不像是两头下注呢?

    当然了,桐桐只当自己是过度解读了吧!反正只这么一摆弄,一方面是真觉得有趣,另一面呢,也是触目惊心。

    权利攥在手里,一代一代的往下传,这多可怕呀。

    像是范仲淹这种没有依靠的,若没有赵祯支持,当真是寸步难行。

    政治资本形成了一个一个固定的团体,子侄继承不了,那就选女婿来继承。一代一代又一代,追朔上去,从有宋以来,就没打破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魔镜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