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镜小说 > 青春校园 > 没你就不行

1810-182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镜小说www.mjtxt.com提供的《没你就不行》1810-1820(第6/14页)

下的撤下去全给驻守换班吃饭的将士了。每桌添一个菜,不偏不依。

    反倒是他吃过的两道,就他一个人用他自己的筷子夹菜了。

    曜哥儿笑道:“韩大人,雍郡无浪费的习惯。谁动过的,谁得吃完。您慢用!”

    再一看他们吃过饭的碗,当真是一粒米都不见。

    韩琦看看自己面前,酱菜炒豆干,干煸腊肉。才过完年的时节,也没有什么鲜菜,半路上的驿站,能凑出来这些就不错了。这两样没别的,就是特别下饭。

    下饭的意思是:咸——不可避免的咸。

    一碗饭,两大盘菜。

    韩琦:“……”这个孩子怎生这般促狭。堂堂王府世子,顽皮至此。

    石元孙都不好意思,只得再要了一碗米饭,“韩大人,在下陪您用饭吧。”

    请!

    给两人吃的撑的腰带都松一松,上路之后那个渴啊!水囊里的水很快就喝完了,口干舌燥再被风一吹,更加的干渴。

    曜哥儿坐在马车上,靠着车窗磕着瓜子,这是寒瓜的瓜子,颗粒也很大,很饱满。一边磕着瓜子,一边把瓜子皮往车窗外扔,然后端了一盏茶看着前面骑马的韩琦。吆喝道:“韩大人,上马车来饮一杯茶如何?”

    韩琦向路边让了让,犹豫要不要过去。

    马车靠近了,能闻见一股子酸甜的味道。

    呼延兄弟将马车门打开,车帘子撩起来,就见小泥炉正烧着呢,茶壶里咕嘟咕嘟的,不知道熬着什么?

    曜哥儿就笑,“梨、山楂、菊花、黄糖,可要饮一杯啊。”

    韩琦嗓子都快冒烟了,拱手道:“那就叨扰了。”

    马车停下来,韩琦上去。

    马车宽大,甚至能躺着。床榻是床榻,坐榻是坐榻。

    这是在大宋没见过的马车。

    韩琦就说,“雍郡之物,果然新奇。”

    曜哥儿就笑了,“本世子在这马车上长大的!马车跟着我每年横穿雍郡东西。”

    所以,奢靡吗?我一年大部分的时间门在马车上度过。

    韩琦一愣,抬头去看这小世子。

    这孩子靠在边上,只抬抬下巴,示意他喝茶。

    韩琦端了茶,看了小几上的书。再看看边上一摞子纸张,都是这位世子写的字,“马车上能写字?”

    “不能!”曜哥儿就道,“白日在马车上上课、读书,晚上停驻了,再写。”

    韩琦喝了一杯,指了指那课业,“臣能否一观?”

    随意。

    韩琦伸手拿了几张,这是一种跟宫里那位养皇子截然不同的风格。那个孩子写的字端正规范,而这个孩子的字张牙舞爪。两个人的笔力也不同,那个孩子的字就是一个孩童该有的笔力,而这个孩子的字笔力强劲,力透纸背。比一般成年男子的笔力都硬。

    他将这几页纸放下,又拿了桌上的书,这是一本《李卫公问对》。

    这书说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和李靖这一对君臣之间门的奏对,君臣讨论的是兵法,是用兵之道。

    韩琦皱眉:拿君臣奏对的书给世子看,这世子领悟的是什么呢?

    第1815章 大宋反派(136)

    韩琦问说,“这书世子读到哪里了?”

    曜哥儿扫了一眼,“书……读读就好了。尤其是兵法,要当真,也莫要太当真。”

    这是何意?

    曜哥儿就跟他聊,聊打猎,聊晚上跟着娘亲去外面夜猎,“打猎就是一场战争,能以多胜少,我从不追求非得以少胜多。能强胜弱,从不去想怎么以弱去胜强。多、强,是战争胜利的关键。可若非要一战,以少、以弱对之,那看什么书,学什么兵法都没用。战争之法,唯一不变的便是——变!水无形,兵无常,此方有胜算。”

    “这是哪位先生教的?”

    曜哥儿将袖子撸起来,将伤口亮给他看:“疼了,就懂了。”

    陈旧的抓痕,崭新的咬狠,出现在小小年纪的雍王世子的身上。

    韩琦看着那还粉嫩的新伤口,“这是什么咬的?”

    “狼王。”曜哥儿炫耀着,“我们猎了七头狼。这是被狼王咬伤的。”

    韩琦看着这孩子黑黝黝的眼睛,看着他满眼的兴奋,问说:“王爷和王妃怎敢叫世子去涉险?”

    曜哥儿将袖子放下,“先生,我养了一群鹞子。鹞子难驯,放在一个笼子里,它们老打架。养他们得用生肉,我给放一个盆里,它们都得抢着啄食。于是,打的更厉害了!一群鹞子混战,这个啄掉了那个的毛,那个用爪子抓破了这个的肚皮。实在是打的厉害了,我便将我养的獒犬也给放进笼子。于是,獒犬发威,谁敢扑腾,扑上去咬死谁,然后吃掉。自那之后,把鹞子再关一个笼子里,它们再不敢为了夺食生事了。”

    说完,就看韩琦,意思是:你听懂了吗?

    韩琦听懂了,他是说,雍郡就是那个笼子,鹞子就是雍郡里生活着的不同种族,他得成为那只獒犬。只有獒犬镇着,他们才乖。否则,那便是混战的开始。一旦混战,情势失控,必然蔓延。雍郡不是真的笼子,到时候周边必然被殃及。

    这一刻,韩琦认真打量这个孩子,像是看一块宝藏。

    在人人都说雍郡有野心的时候,却也对雍郡的存在失了公允的评判。事实上,正是因为雍王夫妇镇着,雍郡才安稳,大宋的周边才太平。这是不争的事实!

    连这么大的孩子都懂,他的职责就是继续镇着北疆,这又如何能不叫人唏嘘呢。

    于是,他眼圈红了,眼泪真的下来了。

    曜哥儿:“……”话是真话,但我也没那么高尚。可你这样,我该如何应对呀?

    他看呼延兄弟,这两人坐在马车入口的位置,迅速的移开视线。这样的我们也没见过。

    韩琦长吁了一口气,问说:“世子,臣教您念书,可好?”

    曜哥儿:“…………”你要给我做先生?主动给我做先生吗?我的启蒙先生是张俭,在大辽做过丞相。老头儿滑头的很,当然了,真本事是有的。

    至于你……给我做先生吗?能‘纸片儿罢四相’,也算是有些能耐的。

    他就说:“行!那您就给我做先生吧。路上不便行拜师之礼,回头禀明了父母,再行拜师礼。”

    这个好说!就是难得这么有悟性又直爽赤诚的孩子。

    于是,其实可以单独走,骑马快速回京的韩琦不着急了,一路跟曜哥儿同行。

    然后真的有认真的给曜哥儿做先生。

    韩琦问曜哥儿想先听什么,曜哥儿说,“《管子》,如何?”

    管仲吗?可!

    韩琦教曜哥儿解管子,然后师徒俩在马车上争执了起来。

    说到‘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廩。国多财,则远者来……”,曜哥儿认同,这是说,君王应该重视四季农耕,要做好粮食储备。国家富裕了,自然就有人迁移来。

    后面又说,只有开辟荒地的政策好,自有百姓来开荒移民定居。如此,百姓们富足了,自然就知道礼仪了。

    这就是所谓的‘仓廪实而知礼节’嘛。

    曜哥儿觉得没毛病,事实上雍郡这几年做的就是这个。有百姓迁移过去,也能很好的开荒扎根。

    这是符合圣人之言的。

    但紧跟着,管子又说了:顺民之经,在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魔镜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