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镜小说 > 古代言情 > 两京旧札

40-5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镜小说www.mjtxt.com提供的《两京旧札》40-50(第4/15页)

,若是这些早已亡故之人的名字出现在上面。那他便敢断定,当年还是青州知府的程耀,钻了匪军身死无人料理身后事的空子,以死人充活人参军,谎报数,吃空饷,一吃就是十几载。和平时倒还好,若是真要打仗了,那他就不得不去找流民、去找贱籍以此充数,让他们去顶着别人的名字去参军,不告队伍、不告去处,生是草芥,死若飞灰,家人们连为他收尸的机会都没有。恤银下发,户部拨款,给到的是名字,可名字原本的主人与替身都不在了,如何寻家人,如何慰伤心?

    他们把京城有名有姓的恤银给发了,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谁还管银子真正到的是谁的口袋呢?

    他们吃完死人的空饷,还要吃活人的恤银,榨干那些在他们嘴里生如蝼蚁的平民百姓最后一点价值,再轻轻松松地把名字划掉,道一声:唉,为国捐躯,可惜了啊可惜了。

    第 43 章

    “三郎呢?这几日都去哪儿了?”皇帝疲惫地躺倒在榻上。

    内侍适时地递上一颗丹药, 服侍他和水吞下。

    李青崖立于堂下,抱拳回话:“三大王只说是去郊外走走,并没有过多交代。”

    皇帝揉着太阳穴叹气:“去郊外也好, 只要不再和那穆宜华有瓜葛, 天大地大, 我管他去哪儿。三郎聪慧机灵, 就是被朕与皇后宠坏了,倔驴似的,脾气又直又冲,不达目的不罢休,过刚易折, 是该磨磨他这性子。那个齐千,没有什么异动吧?”

    “没有。”

    皇帝无奈摇头:“一个两个的……都不省心啊……”

    李青崖从宫中出来, 碰见正一同出宫的童蒯。童蒯朝他点头笑笑,寒暄起来:“李将军前几日领命守着三大王的府邸,如今三大王去了郊外,您也是得闲可以轻松一下了。”

    李青崖觑了他一眼, 冷冷道:“三大王并非囚犯,在下也并非监视,不过是替官家留意罢了, 也没有什么得闲放松之说, 只要官家有令,在下便会待命。”

    童蒯瞧了他一眼, 笑了笑:“李将军的忠心自是无人敢质疑。只是这几日京城内外都不见三大王的踪迹, 想必三大王是闷坏了, 跑到更远的地方去了吧?”

    李青崖不着他的套,冷哼一下:“三大王不日便要被封为亲王, 他的行踪哪是我们这些做臣子的人去揣测的?童大夫难不成打算陪三大王去解解闷儿?”

    童蒯脸色一黑,抬眼瞧了李青崖一下:“李将军真会说笑,因一女子,三大王与在下误解颇深,哪还敢去触霉头。告辞了。”

    李青崖瞧着童蒯的背影,面色冷峻,眼神如刀,看着他走出宫门,哂笑一声,转身离去-

    是夜,邓孚舟匆匆走来,童蒯正在堂中踱步。

    赵阔外如此听话,又在此时外出散心,他总觉得事有蹊跷。有些人想从齐千那儿打听些东西,一一都被齐千瞪了回去,还讽刺说三大王管事儿时你们不让,如今外出不管事儿了你们却天天念叨。

    这一说,竟是什么人都不敢去襄王府叨扰了。

    断了消息,童蒯心中便有些焦急。

    他与赵阔积怨已久,但碍于他皇子的身份,童蒯不敢也不愿与赵阔正面对抗。恤银一事,他借穆宜华之手,让赵阔触了皇帝的逆鳞,使赵阔被迫离开此局。此后他所有正确的、不正确的辩词,都将成为皇帝眼中他为穆宜华开脱的求情,只要赵阔离开,恤银一事就有回旋的余地。

    可他如今却觉得,他实在是低估了赵阔对穆宜华的心思。

    赵阔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就能为了她当着全朝堂的面驳斥章帼和辛谯。如今他又怎么可能因为父亲的训斥就抽身离去,全然不顾她穆宜华呢?

    邓孚舟见童蒯心焦,一眼便知道是何事,连忙上前附耳道:“童大夫,三大王不在京郊别院,他去了青州。”

    童蒯神色一凛:“青州?”

    “对,我有一朋友在青州衙门里当差,说是京城去了一个贵公子,还是穆相引荐的,要查什么祖父的生平,叫人把政和五年生,太康七年殁所有男人的户籍案册翻出来供他查阅。他觉得出了什么大事,便遣人送信来问我,怕说错什么话。”邓孚舟信誓旦旦,“臣笃定,此人便是三大王!三大王还说散心,分明就是障眼法。”

    童蒯额上微微冒汗,神色却强作镇定。他紧紧攥着拳头,蹙眉问道:“他查完了?”

    “青州的信送过来快马加鞭、不眠不休也得三四日。三大王如今怕是已经查完回程了。”

    童蒯没说话,背过身去,强忍着心头的害怕与恨意,刻意沉着嗓子:“邓官人,能有此等敏锐悟性,年少英才啊。”

    邓孚舟没听明白他的话,眼睛直愣愣地看着童蒯背影。

    童蒯转身,双眸微狭,透着百转千回的精明与算计。他笑了笑:“邓官人如此聪慧,难道甘愿待在集英殿修一辈子书吗?”

    邓孚舟眸中忽现亮光,他上前几步在童蒯面前站定:“大人……您的意思是?”

    童蒯笑了:“来,我把所有的一切都告诉你。”

    暗夜静谧,新月无光,时不时传来几声布谷鸟孤零零哀戚戚的叫声。

    邓孚舟听完,呆呆地立在原地,双腿打颤,隐在袖中的双手紧紧地绞在了一起。

    童蒯斜了他一眼,从容地给他倒了杯茶:“怎么?害怕了?”

    邓孚舟木然地接过茶盏,犹如濒死之人重获解放一般深吸一口气,他回过神来。

    童蒯笑道:“不过是几条流民匪军的性命罢了,他们留在这世上本就于国无用,甚至有害。我送他们上战场,让他们为国捐躯,也是替他们积了德,等他们到了地下,阎王爷也会善待他们的。”

    他拍了拍邓孚舟的肩头,邓孚舟身躯一抖,茫然地仰头看着童蒯。

    童蒯朝他抬了抬下巴:“喝吧。”

    邓孚舟饮下一杯热茶,神思渐渐回笼。

    童蒯盯着他的反应,勾了勾嘴角:“邓官人,此事也不是我们所为,你不必自责也不必愧疚。我们如今该做的,就是让这背后的始作俑者付出代价,让他认罪伏法。你说,是不是啊?”

    邓孚舟沉默半晌,他攥着茶盏没说话。

    童蒯看着他,似是在等他的回应。

    邓孚舟忽然抬头,看着童蒯说道:“是程耀程大人做的,对吗?”

    童蒯欣然一笑:“是啊,他曾是青州知府,以死人充军于他而言,那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吗?我们要让官家知道他的所作所为,要为、民、除、害啊,你说是不是?”

    邓孚舟双眸凝视着地上某一处,像是着了魔般,点头郑重地回答:“是!”

    童蒯满意了:“欸,这就对了。邓官人之聪慧,程耀远不可及,依本官之见,大理寺丞之位,应当由你取而代之。”-

    今日朝上又因为穆宜华投毒一案吵得不可开交。这案子连日来没什么进展,又因着穆宜华的身份不得用刑,只能变相苛责,要么就是冷着她、要么就是饿着她,让她看些惨无人道的东西,折磨折磨她的心志。

    这些事是大理寺心照不宣的。

    他们本以为此事已是板上钉钉,只要让穆宜华这个贵小姐稍微吃点苦头,她就会受不了乖乖点头画押。可一个月都过去了,她仍旧是那一套说辞——我无罪。

    就连身边的丫鬟春儿也是一等一的倔,无论如何都撬不开嘴。

    皇帝对此很是恼怒烦闷,在朝中大骂大理寺无能。

    大理寺卿周文昌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魔镜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