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镜小说 > 古代言情 > 两京旧札

110-12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镜小说www.mjtxt.com提供的《两京旧札》110-120(第10/15页)

上以往的盈余,共还有一千二百多两。她本想着再攒一点就可以换一套更大的宅子,自己还能开一家小的书画坊,如今若是将大部分的钱财捐出去,穆长青的束脩和日后的生活恐也会变得拮据。

    可她当真是想为抗金出一份力的。这些钱财到了赵阔的手中,会变成护卫的甲胄,冲锋的武器,会为整个大宋收复失地添一份力。光想到这里,她就觉得身上的责任与任务无比重要。

    她曾经不能直入朝堂助阵帐前,但至少现在能够贡献那一点点微薄的钱财,让赵阔的军队再强一点,抗金的力量再大一点。

    陆阳书局新一批印刷的《儿女英雄传》分成到账,这次不仅是明州,杭州与温州也都有了这本书的身影。明州城入冬,穆宜华又算了一遍账,共有四千五百两银子。

    她大笔一挥,划出去三千两,一旁用朱笔标注——资军。

    因着这军队是赵阔坐阵,穆宜华不敢有太大的动静,也不敢自立名头说是一个穆氏寡妇捐了三千两,便将自己的钱各分一半,分别放在汪家乔家账上,只要给她记上一笔就行。

    汪其越不满她这样,说什么富贵不归乡,犹如锦衣夜行,谁人知之?做生意是为了赚钱,捐钱是为了赚名声,你倒好,什么都不要。

    穆宜华笑说:“你就当我清心寡欲,淡泊名利。”

    汪其越:“不可能。”

    “你管我呢!”

    汪其越叹了口气:“我并不是想插手你的决定,只是你要小心董芳绪。我与他虽交情不深,但也知道他与董老先生为人处世大相径庭。若是如今还是董老先生坐镇陆阳书局,那此事牵头的就不是我们,而是他了。可如今你看董芳绪的作态,他那是怕自己被骗钱吗?他只是不想出钱,不想出冤枉钱,才如此按兵不动,等我们大家出得差不多了,他再来加码。”

    “有些人激进,有些人保守或许也是人之常情?”穆宜华与董芳绪除了生意上的交易并没有过多的联系,是以汪其越那一番嘱咐的话,她并没听出什么蹊跷。

    汪其越垂首沉吟良久:“若他真只是这样就好了。总而言之,这钱我先给你收着,账也给你记上,该是你得就该是你的,我也不会让人给你抢走了,你可是我们整个明州城第一个主动资军的女老板啊,若是上头褒奖,你也有头功。”

    “别!”穆宜华急忙劝住,“不用头功,我这点小银子和你们这几位大老板比起来算什么?若真有奖赏,也不必提我的名字,你们受用便好。”

    汪其越见她如此拒绝,还想讲什么,穆宜华脚底抹了油似的跑了。

    她筹款资军之事没让太多人知道,但不知怎的城里便开始传起了万古生与逢春客尽捐稿酬已资军饷之事,渐渐地这事儿又变成了是陆阳书局提议与二位作者共同抽取《儿女英雄传》收益之五成以充军饷,是谓买书便是资军。

    这一下子,全城尽夸他们忠君爱民,纷纷跑到陆阳书局买书,还打出了“买书即是爱国”,“买书即是抗金”的称号,一时间洛阳纸贵,百姓纷纷踏破门槛求书,陆阳书局赚得盆满钵满。

    穆宜华听闻此消息,气得一夜没睡着,第二天清早便挽着袖子杀到陆阳书局与董芳绪当面对峙。

    董芳绪却好似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般,笑着叫人给她看座沏茶:“穆娘子清早前来所为何事啊?”

    “所为何事?”穆宜华嗤笑,“董老板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啊,前脚刚说不捐,后脚就借着他人名头日进斗金。”

    “穆娘子,您别动怒啊。什么叫借着他人名头,我这打出去的由头是《儿女英雄传》啊,这本就是您和令弟的东西嘛,我赚了,难倒你们没赚?我们是同气连枝的,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您怎么还跟我急红脸了呢?”

    “一根绳子上的蚂蚱?”穆宜华笑了,“您当初可是死活不同意的,如今倒说是您提议与我合捐,还真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啊。”

    “左右都是我们三人,谁提议的又有什么区别呢?”

    “行啊。”穆宜华斜着眼瞪他,“那我要把这笔钱全捐了,你跟吗?”

    董芳绪脸色一滞,眉眼瞬间耷下来:“穆娘子,你又何苦?如今我们能赚这么多钱,那是我们的本事……”

    “本事?你有什么本事?坑蒙拐骗的本事还是哗众取宠的本事?”穆宜华死死盯着他,“董老板,做生意不能只盯着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失长远,您如今的做法……真是太无趣下作了。道不同不相为谋,自今日起,我们合契终止,《儿女英雄传》二卷也不必劳烦您刊印了。等这阵子过去,我们便请保人当堂作证,废止合约,一别两宽。”

    第 118 章

    左衷忻衣锦还乡, 排场极大,堪比他考上状元郎的那一年,花冠红袍, 策马倚斜桥, 满楼红袖招。

    明州城的人知道是要来的钦差是从自家考出去的状元, 更是兴奋骄傲, 见不着人,也要去茶馆酒肆里听说书的编故事。

    穆宜华清早起床喂好小狗,正要外出采风,却见外头来了几个官差,手上捧着一封拜帖, 双手递上:“是穆宜华穆娘子对吗?这是知府给您的拜帖,今晚知府家宴请左翰林, 明州一众官员与豪绅都将列席。知府听闻穆娘子您犒军义举,特邀您前往府上为左翰林敬酒。”

    知府之命难违,如今装病也不现实,穆宜华只好接下。也幸亏来的是左衷忻, 若是李青崖齐千等人来此,那她隐姓埋名也是要功亏一篑了。

    她拿出刚买的冬季衣裳,特意挑了颜色清丽鲜亮的衣裙, 又认真地绾了高髻戴了首饰, 好好梳妆一番,租了一只驴, 晃晃悠悠地赶往知府家。

    等她到时, 已是黄昏, 外头看门的小厮接过请帖,连忙引着她到了后院。

    知府夫人正在院子里陪孩子们玩耍, 孩子们将蹴鞠踢来踢去,一不小心踢到了穆宜华脚下。

    “夫人。”穆宜华恭敬行礼。

    “禀告夫人,这位是鄮县穆家娘子。”

    知府夫人听闻,眼睛忽地一亮,拂退下人几步上前,牵着穆宜华的手上下探看:“哎哟,可真是个标致的妙人啊。先前听闻穆娘子佳事,官人便夸赞古有巴清寡妇助秦始皇建长城,今我们明州有你这样的女子助力抗金,真是我们所有人之典范。”

    穆宜华颔首浅笑:“夫人谬赞。”

    “你先在此处略坐一坐,官人说等晚宴开席,你再上去见人。如今他们老爷们儿在前屋说话,我们就在这儿说话。”知府夫人牵着穆宜华的手走进里屋。

    屋里烧着炭火,还熏着香,隐隐有茶味。穆宜华低头轻嗅,有些惊喜,问道:“这是乔家的香吗?”

    知府夫人惊讶:“正是,前几日我上街路过乔家香铺,闻着新奇便买了不少。乔家的东西确实是好的,也没辜负我的期望。穆娘子懂这行?”

    穆宜华笑笑:“略有涉猎罢了。”

    夫人瞧着她更是欢喜,与她坐着说了许许多多的话,从汴京逃亡之事一直讲到三千两筹款资军。和每个初闻之人相似,夫人听得泪眼涟涟,拍着穆宜华的手安慰道:“你受苦了孩子。”

    时过境迁,已是两年,再忆起当年之事,穆宜华已经没有曾经那般痛彻心扉的感觉了,有的只是朝前走的决心。

    夫人与她一见如故,话匣子开了便也收不住,说着说着竟说到了今日新来的左翰林身上。

    “穆娘子没见过他吧?哎哟,那左翰林还没来的时候,我听官人说他是从我们明州出去的状元郎。我当时就想,官至翰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魔镜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