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镜小说 > 古代言情 > 两京旧札

130-14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镜小说www.mjtxt.com提供的《两京旧札》130-140(第8/19页)

人爱过, 她拼尽全力挣扎在这世间, 临到最后也不是她自己放弃自己,而是老天爷真的不帮她了。

    人祸能挡, 天灾难免, 她穆宜华真的看开了。

    要说有什么遗憾与不甘, 那就是对自己的弟弟穆长青。他才十六岁,正当好的年纪, 应当在明知学堂里好好听讲学习,寒窗苦读,成就一番功名。走出穆宅,走出明州,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而不是与她一同待在这逼仄湿冷的监狱里。

    她一母同胞的弟弟,她在这世间唯一的血脉亲人,她想救他,竟是什么都做不了了。

    已经第九天了,县令扛不住百姓的压力,请示知府,黄知府只道此事兹事体大,暂按不表。可再怎么不表态,第九天已是知府能抗的极限了。

    明州不似以往天高皇帝远,也就是本地人还改不了口仍旧叫着明州明州,可天下谁人不知此地已经是京畿之地——庆元府了。穆宜华是见过钦差的人,是为大宋抗金做过贡献的人。若真是把她砍了,说不定声响还会传到襄王和官家的耳朵里。天家心思最难揣测,到时候一询问,若是不满此等处罚,拿自己的乌纱帽可就不保了。

    黄知府两厢权宜,决定定个流配岭南。一来以正风气,二来能留穆宜华一条活路。

    可岭南长路漫漫,蛇虫鼠蚁颇多,她一个女人拖着一个半大的孩子,真的能走到那儿吗?

    这流配刑令还没发,便不胫而走,也不知是谁透露的风声,城中百姓风闻便到县衙府衙门口询问。他们不敢与官作对,却也不想看着穆宜华遭罪。

    在第不知道几次被轰出去之后,秋露坐在了河沿的石墩子上哭得涕泗横流:“你说我们大姑娘这遭的是什么罪啊……她说的就是实话啊为什么没人相信她呢!为什么啊!我去做证也不顶用,他们根本不相信我们这些平民小卒的话,只愿意相信自己以为!”

    冯子年一边替她擦眼泪一边安慰:“你往好了想,好歹不是砍头……”

    “他们要是敢砍大姑娘,我就……我就去杭州敲登闻鼓!大姑娘曾经和襄王殿下这般情义,他难不成还会不帮她?”秋露想到什么,又转头骂道,“还情义……大姑娘在这里受了那么多苦都不见得他来找一下!”

    卫兰叹气:“守卫的人说不知知府下了这样的刑令,你们说会不会是谁故意传出来的?就为了让我们知道,让我们着急生气,然后不管不顾地去找知府理论?”

    “我也有此等想法。”冯子年道,“知府大人已然是退了一步,我们若此时莽撞行事,怕是会适得其反……何况这城中也有不少人对流配不满,只觉黄知府行事不公正,房间流言蜚语也很多。我们此时再闹,就太让黄知府难为。”

    “难道要我眼睁睁地看着大姑娘被流配岭南吗?”秋露眼中含泪,“若是大姑娘去了,我、我倒不如陪她一起去!”

    “你……”冯子年想说她两句,但也知道她如今是在气头上,说的话都不过脑子,争辩无益,便也忍住。

    卫兰抚上秋露的脊背宽慰道:“你先别着急。我们要做事,就不能自己先乱了阵脚。汪老板不是透露风声,说那个乔二郎军去寿州找什么……什么钦差了吗?有用吗?”

    秋露垂首:“那个左郎君我也不识得,他去京城时我已然跟随子年出了京。可大姑娘既然在堂上说她与左郎君相熟,那必定是相熟的!只盼他们早些到来才好!”

    五爷与巧娘姗姗来迟,他们将食盒放在河边的石桌上,一盘盘菜搬出来。

    巧娘擦了擦汗:“你们别只管说话不吃东西,等会儿事儿没办成倒是把人给累垮了。我也不懂这些,只会吵架,大字也不识几个,唯有这种时候能帮得上忙。你们快来吃吧!”

    几人聚在一起吃饭,可谁都心不在焉。秋露端着饭碗一口米粒都吃不进去,暗自出神喃喃:“乔擢英什么时候回来啊……”

    “香料乔家的那个乔擢英吗?”五爷问道,“我听闻这几日乔家人都快疯了,十八岁的儿子突然不见了,只留下一封书信说让他们放心。乔家人绕着城里城外找了好几圈,愣是没找着人。还打算往更南边去,可不承想官府下令近几日不得通行外城,只能无功而返。”

    “为何不能通行外城?”

    “寿州大捷,金人很多残兵流窜各地,官府正配合襄王大军围剿呢。”

    “当啷”一声,秋露筷子落地:“完了完了,他们回不来了怎么办?”

    巧娘见状连忙道:“不会的,那个左郎君既然能跟着襄王一起打仗,必定也是有能耐的,哪那么容易说死就死?倒是秋露你啊,这般忧心忧虑,可是觉得你们家大姑娘不会逢凶化吉啊?”

    “我没有……”

    “我知道你没有。我是让你不要再这般杞人忧天了,宜华吉人自有天相,我们要多往好处想想,多为她祈福才是。”

    自口语化下狱以来,秋露茶饭不思,人整整瘦了一圈。巧娘不忍心看她如此,有意开解她。

    秋露好似听进去一些,麻木地捡起筷子继续吃饭。

    不多时,阿山从外头跑来,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出事了,出事了!乔家的人去知府府上了!”-

    黄知府送走了乔家,头疼得瘫坐在椅子上,揉按着眉心,吩咐看茶。

    穆宜华真如她自己所说,是达官显贵之后。乔家来此也并没有要求为难穆宜华,相反的还为穆宜华的身世作证。他们只求他能帮忙将孩子找回来,即使乔家知道乔擢英多半是为了穆宜华不知去了什么地方。

    宰辅之后,宰辅之后啊……黄知府不知是惋惜还是感慨。

    可在如今这个世道,连皇亲国戚都能变成阶下囚,宰辅之后又算得了什么呢?

    秦宫汉阙都做了土,即使她曾是帝姬,触犯条律也必当伏法。

    黄知府看着自己还未下达的刑令,叹了口气,提笔便将岭南划去,在一旁补写了两个字——福州。

    虽也是岭南之地,但到底是富庶海滨之城,以她的本事,应当也是能过得好的吧?

    穆宜华的伤病也不知好没好,郎中三天来一次,还是汪老板塞了钱才能给她看病。

    牢中烛光昏暗,也没有煎药的条件。郎中也只能换换药,给几颗药丸,根本开不出什么方子。

    穆宜华的脑袋一日重似一日,即使是白天醒着时亦是昏昏沉沉。

    狱卒拿了钥匙来开铁锁,穆长青从瞌睡中惊醒,一把将姐姐护在身后:“你们要做什么?”

    “知府大人下了命令,念在你们资军有功,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按大宋律法,游街十里后流配岭南福州,今日启行。”

    “游街十里?”穆长青气笑,“你们他娘的怎么不说绕着明州城走十圈啊!这走十里跟走十圈有区别吗?不照样让人看我们笑话?”

    狱卒见穆长青如此,上前对着腹部就是一脚:“你如果想要走十圈,我也可以禀告知府。要知道以往若是铁铺私造兵器,不是砍头就是流配岭南最最荒无人烟之地,有时候人还没到呢就已经死了。知府大人对你们已是仁至义尽,还不知足!把人带走!”

    几个狱卒进来将二人拷上,穆长青大喊大叫:“你们别乱碰我姐姐!”

    可是无人理他。

    他们被推上牢车,枷锁用链子被扣在顶上,强迫他们仰着头接受众人或嘲讽或惊讶或鄙夷或审视的目光。

    穆长青何时受过这样的屈辱?他都忍受不了,更何况他从小养尊处优的姐姐?士可杀不可辱,所有的苦难他们都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魔镜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