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镜小说www.mjtxt.com提供的《两京旧札》140-150(第12/16页)
宜华的名字,汪其越蓝先生人也在底下仰头看着他们。
巧娘和宝儿挥手:“你们一定要平安回来啊——一路顺风——”
五爷有些舍不得她和孩子,半个身子探了出去:“等我回家!”
自长大后,穆长青哪和穆宜华分开过?一想到这一下可能要分开两个多月,心中思念难抑眼泪就出来了:“姐姐,你一定要平安回来啊——”
五爷在船上看着穆长青的滑稽样,笑道:“长青看着个子高,到底还是个孩子。”
穆宜华挥着手绢:“好好读书,好好看家,等我回来——”
“乔擢英——”这一声穆长青喊得嗓子都快劈叉了,“你只允许干活——听见没有——”
乔擢英无奈地瘪瘪嘴,本来还在激情挥手一下子心情都没了,瞪了穆长青一眼:“哼,我要干些别的,山高水远的,你还能管的找我?”
穆宜华笑了:“怎么?长青怕你带个日本娘子回来?”
乔擢英挠头:“哎呀不是……我,我……”他抬头看了一眼穆宜华,收了声。
船离岸,五爷拿着罗盘,指着前方茫茫沧海。
天水相交,一望无垠。
海浪拍打着船身轰隆隆直响,身后亲朋好友们的呼喊渐渐远去,耳边唯余海风缠绵。
穆宜华凭栏远望,发丝飞扬,衣袂蹁跹,望不尽白浪淘沙。
海的那边是什么呢?
——是新的世界,新的将来。
第 148 章
清晨, 穆长青早早地起了床,洗漱完毕便和柳如眉春儿一同去码头等候。
穆宜华近几日便会回来,不是今天便是明天。
已经过去两个月了, 穆长青却觉得有两年那么长。二人赶到时, 码头边上已经聚满了人。不知等了多久, 天际好似有一个小点缓缓而来。
穆长青眯起眼睛细看半晌, 不敢确定地拍了拍柳如眉:“快,你快来看看是不是姐姐的船?”
柳如眉笑道:“等再近一点不就能看见了吗?那么着急做什么。”
穆长青很想穆宜华,但是又碍于面子不肯说。柳如眉偷笑:“快啦快啦,看你这个样子……”
三艘海船渐渐驶近,穆长青看清那船只的形状高呼:“姐姐!我姐姐回来了!”
这下柳如眉也坐不住了, 拼命跳着朝海船挥手。春儿拿着余庆的小胖胳膊摇了摇,笑道:“安安, 你大娘回来啦。大娘给你带好吃的好玩的喽。”
穆宜华趴在栏杆上,望着码头越来越近。她看清岸上站着的三个人,连忙朝他们喊道:“我回来啦——”
穆长青尖叫起来:“啊啊啊啊啊姐姐!!!!!!!!”
柳如眉嫌他丢人,一把捂住他的嘴。
海船靠岸停泊, 穆宜华招呼着船手和苦力搬运货物,又与同行的商人们说了几句便匆匆下船和家人们团聚。
余庆俩月没见她,却意外的亲近, 伸手就要穆宜华抱。
穆宜华“哎哟”一声就将她抱了过来:“宝贝, 想死大娘了!”
“啊……啊……大……大娘……”余庆咿呀学语,好不容易蹦出来几个字, 听得在场之人纷纷呆愣。
穆宜华惊道:“安安会说话了?”
春儿也有些失语:“我……我不知道啊……刚会说啊!”
“啊!啊!安安会说话了啊!啊啊啊啊!”
“安安, 叫我, 叫我舅舅。来跟我学,舅……舅……这个是舅……母……”
柳如眉红着脸拍了一下穆长青:“说谁是舅母呢!”
“你啊!”穆长青理直气壮。
“好啦……有的是时候叫你舅舅, 何苦为难一个一岁的孩子。”穆宜华怨道。
乔擢英也刚与父母寒暄完,笑着走了过来:“我们这回赚了好多钱呢。日本那边特别喜欢我的绸缎和瓷器,还有几个大名争着抢着要我们的东西,差点打起来。”
穆宜华道:“我都没想到我们的货物竟如此受欢迎。那儿的人还特别崇拜我们,执意送了我们好多东西,等回家分与你们。”
穆长青有些羡慕:“擢英都出海了,我以后也要出海。”
穆宜华摸着他的脸笑道:“以后啊,有的是机会。”
出海的人藏了满肚子的故事讲给没出海的人听。
穆宅留守的三个人连饭都不想吃了,只想听穆宜华将沿路的见闻尽数倒给他们。穆长青算是知道了为什么孔夫子听周乐三日不知肉味,有这样好的乐曲,这样好的故事,谁还惦记吃饭啊!
“还有呢还有呢?”穆长青拉着穆宜华的手不让她去厨房找吃的,“你还没讲完呢!光源氏娶了女三宫以后紫姬怎么样了?”
穆宜华实在是饿死了,她一边挣脱穆长青的手一边往外走:“死了死了,全部都死光了,光源氏也死了。”
这不是穆长青要的答案,他一瞬间呆愣住,难以置信:“怎么可能呢……怎么会这样?”
“为何不会?那紫姬就是光源氏养大的人偶,光源氏娶了别人,她自然伤心欲绝啊。”春儿叹道,“果然男人有钱有权就变坏。”
穆长青叹气:“紫姬聪慧,若不一门心思系于光源氏,左右都能做出一番自己的事业。”
穆宜华从厨房拿了吃的回来:“那儿的女子过得不如我们,除了从父从夫别的什么也做不了。紫式部能写出《源氏物语》已是不易,紫姬的悲剧也是无药可解的。她终生都生活在光源氏的阴影之下,最后违背光源氏的意愿出家,于她而言已是最叛逆的行为了。”
穆长青听见这话“呲溜”一下站起来:“她没死?只是出家了?”
“出家了以后才死的。”
穆长青:“……”
故事讲完,穆宜华又将从日本带来的玩意儿统统分给他们,榉木绣球竹蜻蜓是给余庆的,物语和歌是给长青的,剩下还有几件吴服首饰带来给他们瞧个新鲜,毕竟这东西要说布料做工,那是远远比不上他们大宋的。
出海一趟,所见所闻不少,钱财更是赚得盆满钵满。穆宜华算完帐,跟他们比了个手势,穆长青当即抓住穆宜华的胳膊大喊:“换宅子!换宅子!我要住大宅子!”
穆宜华无有不应,带着全家人去明州城最好地段看屋,要了间靠山傍水的四进院落。那屋子的格局有点像他们在汴京的府邸,就是花园有点小,穆宜华打算拆了重建,弄一个水榭楼台。
宅子大了,房间自然也多,穆长青终于可以从菁华书局的二楼搬回家团聚。几人将主卧留给穆宜华,各自挑好房间,开心地在宅子里跑来跑去。
这间宅子落定得很快,与牙人和保人签完合契,穆宜华便雇了木匠来打橱柜书架和床榻,还有女使小厮,扫洒的,做饭的,看门的,守卫的,一切就绪,只等他们搬进去。
老宅子里的最后一个除夕,旧人旧物,新年新景。
穆宜华二十三岁了。
-
菁华书局重修开张,店面比原先大了一倍,还雇了掌柜伙计。书籍上新,令人应接不暇。
穆宜华得空来店里转一圈,看看账问问情况,催了催县学府学书籍的印刷进度,便上二楼喝茶休息去了。
下午一觉睡醒,又拿着茶盏漱了漱口便下楼想去接长青下学,却见店中客人零散,有两人正拿着《儿女英雄传》嘀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