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镜小说www.mjtxt.com提供的《甘家的女儿们》第4章(第2/2页)
报告一声。怕挨打,想叫你和大姐回家帮我撑腰。”
“读博?”
“对。已经通过了面试。过完年就开学,去北京。”
“在职?”
“全日制。”
“考虑好了?”
“嗯。我想当大学老师,研究生学历是不够的。”
“读书是好事,我肯定支持,大姐应该也会。但爸妈那里,你还是得有个交待,他们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你这个宝贝疙瘩。”
“所以我才叫你们都回家吃饺子。一旦咱爸咱妈来个混合双打,你跟大姐就有了用武之地!”
“咱妈那脾气,一个回合肯定解决不了战斗。你最好有个持久战的准备!”
“我想好了,曲线救国。就说读博的时候,如果遇到合适的,一定一定认真考虑终生大事,争取早点把自己嫁出去。”
“别光说不练!我一会给大姐打电话。”
“给你打电话之前,我已经打过电话了。大姐在打麻将,说大姐夫晚上有应酬,来不了,散场之后,她一个人直接回去。我还劫富济贫,叫她带瓶红酒。”
“什么红酒?”
“就是姐姐过生日那天,姐夫献宝似的拿出来的那个红酒,叫什么来着——”甘甜想了半天还是没想起来,笑了笑,又接着道,“到嘴边给忘了,看来我也老了!”
“是不是那个法国进口,”甘甜一提醒,甘宁想起来了,“万把多一瓶,把咱爸咱妈惊得半天不敢喝,后来抿了一口,大失所望,说还不如红糖水好喝的那个?”
“对对对,就是那个!”
“你到西站还是东站,我回爸妈家骑电动车去接你?”
“不用麻烦,我打的。”
“好吧。下班之后,我直接回去。”
“那我先挂了,马上要上车。”
“注意安全。”
“嗯。”
甘宁挂了电话,放慢脚步,若有所思地走着。
有次重阳节,局里请退休干部回来吃饭。有位领导来早了,坐在甘宁的办公室跟甘宁闲聊,说起自己研究生毕业的女儿,并不是一脸的骄傲,反而是一脸的无奈。
说女儿好几个同学,有高中,也有大学的,毕业之后都考进了体制内,不但工作轻松稳定,有的孩子已经上了幼儿园。而她的宝贝女儿就是不肯结婚,三十好几的人,还像无根的浮萍,一个人在外面漂着。
委实让人放心不下,又无可奈何。
那位老领导最后总结:女孩子,学历再高,又有什么用?终究是,一步慢,步步慢。
甘宁知道老领导所说的慢,是指女儿还没有结婚成家。
仿佛女孩子的最终归宿,只能是家庭。
甘宁是个很传统的女人,也认为家庭第一。
年轻时,她也想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敖游,不但提升自己,完善自己,见识一个更广阔、更丰富的世界。但作为资质平平的贫寒出身的农家子弟,从小学到高中,再到上大学,虽说只是一个公立二本,已经扒了她一层皮。
因而,毕业之后,她认真工作,努力攒钱,结婚,生孩子,买房子,一步一趋。按部就班走到现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甘宁挺知足。
可甘甜不同。不但敏而好学,还目标清晰,意志坚定。如同一个攀登者,总能征服自己想要征服的每一座高山。
至于恋爱、结婚,生子等等,固然重要,但不是人生的全部。
至少在甘甜眼里,不是全部。
用女儿吴玥的话说:“真是搞不懂你们这些大人,现在是一个千变万化的时代,离婚比结婚还多,为什么还老催人结婚结婚?难道不结婚,就不是完整的人生?”
什么样的人生才算是完整的?
甘宁相信,妹妹甘甜的答案肯定与自己不同。她应该有更精彩的人生,也有那个能力让自己的人生更精彩。
甘宁从财政局出来,往局里走的时候,脑袋里还想着父母要是得知甘甜的决定,不知又会作何反应。
手中的电话又突然响了。
她以为是父母打来的,拿起手机一看,竟然是女儿的班主任戴松林的电话。
甘宁心里顿时咯登一下,有种不好的预感。
果不其然,戴老师说吴玥跟班里的学习委员,俩人不但上课传递“情书”被英语老师逮个正着,还在下课时间在教室里打打闹闹,并公然搂抱,实在不成体统。
请她下班之后一务必去一趟。
戴老师知着甘宁在体制内上班,因为评职称的事,找甘宁帮过忙。后来丈母娘住院,又为报销医药费找甘宁帮忙。
甘宁都是二话不说,不遗余力地跑前跑后,还自掏腰包请客。
因而戴老师在电话里还算客气,说得也比较婉转。但甘宁的心情还是相当糟糕。
她相信女儿有”早恋”的可能,毕竟她也是从那个时期过来的。但打死她也难以相信她甘宁的女儿小小年纪会如此“轻佻”。
可班主任言词凿凿,又让人无庸置疑。
烦躁的甘宁很快冷静下来。
她是忠于事实的实用主义者,在不了解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她不能替女儿辩解什么,也不能替作为家长的自己辩解一二。
她只能
一边陪着笑脸,一边唯唯喏喏,大气也不敢出。生怕惹得已经不高兴,又不好发作的班主任更加的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