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镜小说www.mjtxt.com提供的《退伍女兵南下淘金[九零]》260-270(第5/16页)
夏蓉道:“那套房是程湘得的最大的好处,另外还有一辆代步车。不然我怎么只追讨到15万回来?至于小孩子读贵族学校的学费,我其实没跟秦放去算。真按法律规定,只需要出基本的费用。超出的部分我都可以收回。基本的费用是按公立学校算的。如今嘛,那小孩还要继续读贵族学校的话,一年学费还得一万多。然后其他各种费用可不少,甚至还有出国长见识的游学费。也不知道会不会因为家里资金链紧张,被转去普通学校。”
“秦老大估计丢不起t那人。但他们一家三口的生活水平应该是要受影响的。就是不知道程湘这种情况下,还能不能继续做解语花。”闻轻幸灾乐祸地道。
夏蓉眉开眼笑道:“我听厂里的人告诉我,秦放现在得钉在厂里管生产。可没以前那么多时间陪她。我走了之后,厂里几个管理人员之间有内斗。然后家里的保姆也告诉我,他们吵了两回架了。有一回吵得还有点凶,把小孩子都吓哭了。天天在一起,风花雪月就少了、鸡毛蒜皮多起来。还伴随着生活质量下降。回头秦家各个房头聚会,女眷其实也各有攀比的。闻轻,你回头不要客气。就穿戴你的名牌服饰去,好好呕呕她。”
闻轻笑着点头,“嗯,我就正常发挥就好。”
三个人下楼,驱车去广州。
这会儿四点多,到那边正好吃晚饭。姚忠已经帮忙定了酒店和餐厅。
等吃过晚饭,众人一起去看了看珠江夜景。
姚忠和赵蕊如今就轮流看店,暂时没有请人。至少要等这家店稳定下来,才会考虑二店。
赵蕊和闻轻道:“深圳、广州的购买力,比成都强多了。”
她对比的是赵华的店,不是磨子桥的电子一条街。
闻轻点头,“是这样没错。不过周瑛考察乐山的市场,说乐山的有钱人或者愿意给孩子投资的人,还是挺乐意买电脑的。”
赵蕊道:“贫富差距真大!就闻重厂里很多人正面临下岗危机。但像常浩这样80年代中期就下海做生意的,其实是买得起电脑的。”
组装电脑也就一万多一台,80年代就下海的那些人家真的是买得起的。
“那谁让他们8年代沾沾自喜于自己的工人老大哥,一个工作岗位还能父传子,没有下海呢?三线城市,反正先在乐山做个试点。”
第二天早起,闻轻把姚忠、赵蕊也带上,去白天鹅宾馆喝早茶。
姚忠第一个离开,他要赶去开店。
赵蕊道:“我也一道。”
“不用,早上生意不忙。你留下和闻轻说说话。”
差不多十点,剩下的四人驱车抵达门店。
店里,姚忠虽然一个人当两个人用,但还算能支应下来。赵蕊赶紧就上去帮忙。
闻轻里外看了看。三十多平方的空间,租金不便宜呢!
要想盈利,如今的生意还不够。且得好好养养人气!
就怕生意一好,房东就闹着要涨房租。到时候换地方,人气起码散掉一半。
等有钱了,还是得把门面买下来才能踏实。
闻轻留下看店子正常运转,然后让魏晴载着夏蓉去城里逛逛。
闻轻没参与卖东西,她拿了个小本本挤着每小时进店人数,进店后购买的百分比
中午姚忠和赵蕊原本是腾出一个人手来,就在店后边隔出来的长条状的空间用小炉子做饭。
现在生意一般,每天到不了盈亏线上。
肯定要节约一点过日子啊。
昨晚吃饭,她俩居然是带了饭盒去打包的,说今晚他们回去热热就能吃。
今天中午就不用做饭了。
下午一点的时候,魏晴和夏蓉带着打包的饭菜回来。五个人一起吃。
魏晴说夏蓉抢着买的单。
这么坐着就略有些逼仄了,还幸亏后门能开。坐了两个人在门外过道上。
姚忠坐在最容易起身的地方,万一有人来买东西他就出去。
吃过,赵蕊麻利地收拾了。
然后,闻轻在角落的办公桌,拿着小本本和姚忠、赵蕊沟通着怎么能提高进店人数、怎么能让进了店的人买东西。
会进来逛着玩的人还是比较少的。毕竟这里不是百货商店,卖的全是电子产品。
等他们开完会,三点多闻轻三人又出发往香港去。
第264章
三人抵达半山的复式, 正赶上菲佣做好晚饭。
秦政把闻爸、闻妈和闻重也叫了过来。今晚他们就都住这边,明天下午一起回深圳。
隔壁一栋九个房间,能住下十多个保镖。
这边, 自家人还是足够住的。
就闻爸+闻妈一间、夏蓉一间都在一楼;魏晴一间, 闻重一间在二楼;然后闻轻和秦政各一间在三楼。
菲佣姐姐也不用住逼仄的、三四个平方的房间。那种晚上放下床板睡觉, 白天只能全收起来。
她在底楼有一间正常大小的房间。
秦政听说他大哥把用来养外室的房子都卖了,忍不住啧了一声。
“商场上, 这是大忌。他绷也得绷起来啊!”
刚拿厂子去抵押了,这又卖房子。很容易被人怀疑实力不够、资金链即将断裂的。
回头造成挤兑,做生意的没谁现金流充足到能吃得消。
夏蓉笑眯眯道:“没错,是有供应商打电话问讯, 然后要求把之前的尾款给提前结清。”
做生意的都欠着三角债,都怕收不到尾款。
秦放这个样子搞,确实是有些露底。
秦政道:“那他怎么解决的?”
夏蓉道:“他自己没收到出货的尾款,又给了我140万现金。肯定是付不了供应商的尾款的,最后就只有把你抬出来了。”
闻轻抿嘴一笑,“看来他是知道找我提前付尾款,多半行不通。”
以前秦政收购都是给的全款, 但她就只能预付得起三成。
而且预付三成,本来就是行规。
之前纯是秦政扶持他哥嫂。
但秦政现在不要长房和其他五房的货了,彻底放手。
其他五房没有一下子支出140万。哪怕秦老大抵押贷款100万,也不如之前。
他如果不乐意让闻轻压货款, 就得自己去找新的销售渠道。
他现在感觉按下葫芦浮起瓢, 哪有精力去找新的销售渠道?
秦政道:“我的名头可没有以前那么好用了。我自己也负债累累呢。”
他在香港和深圳的银行、金融公司,一共欠着十几亿的外债。
供应商一打听就能知道。所以如今,他也不是金字招牌。
事情的发展正如他们所料。
一众供应商一开始也有些忌惮秦政。秦放作为亿万富翁港商的大哥,应该到期准时付款没问题才是。
有些人就准备撤了。但其中有供应商打听到了秦政的债务情况。
欠十几亿,吓都吓到了好吧。
“秦厂长,你们兄弟分家都那么多年了。你的债,我们总不能去问秦总讨。”
法律上什至没有父债子偿一说。分家多年的亲兄弟,肯定更不是追讨的对象。
“怎么能是债呢?还没到合同约定的付款期限。是你们违约了!”
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