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镜小说 > 青春校园 > 小巷里的重组家庭[六零]

25-3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镜小说www.mjtxt.com提供的《小巷里的重组家庭[六零]》25-30(第10/13页)

上手经验,同样地,他们也能打好自己的基础。

    再来,小江五人也不仅仅是付出的一方,这样“互助小组”才名副其实。

    “行啊。”王主任巴不得呢,机械厂的学徒都是好手,说不定谁占谁便宜,他突然想到了什么,“我记得你孙子就是机械厂的学徒吧?要不把他……”

    “不行。”卢伟志摇头,他不是不知道这件事办好了有多大的声誉,但就是知道,所以他就没想过让卢佺来,“这是我提出来的建议,为了避嫌,卢佺不能来。”

    “……你啊。”王主任叹了声气,老卢家的情况他也了解一些,卢佺就是他们学校的学生,当年他妈可是大闹学校,那叫一个热闹。

    要是卢佺妈知道老卢为了避嫌不让卢佺来,估计……算了算了,老卢都决定他还劝什么?

    他道:“那就按你说的办,一共十个名额你们自己安排,早点把小组成立起来,我跟你说,这几天已经不少公社来打听了,明着说暗着说,就差点在我面前哭穷了……”

    “铃铃铃……”

    话还没说完,桌面的电话就响了起来,王主任指了指电话,“瞧瞧,又来了。”

    这几天的电话是真不少,他们学校给龚庄公社捐脱粒机的事不知道怎么传了出去,搞得其他公社和几个生产大队直接联系过来,有直接的、有委婉的、还有哽咽卖惨的,反正都一个意思,就是想问问什么时候这种好事轮到他们。

    “喂,同志你好。”王主任接起电话,他以为这次和之前一样,也是公社来打听捐献脱粒机的事,正想着用一贯的话语搪塞,可当他听到电话那头的来意,变得有些惊讶,“过滤网?……对对对,钱嘉树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增加过滤功能……这样啊,行行,我这边先记录下来。”

    记下对方的信息,一脸莫名其妙地挂掉电话,王主任抬头盯着眼前的老东西,“说说吧,你们又在折腾什么?”

    “好事呗。”卢伟志将他写的那张纸撕下来,“顺便帮我办件事,给我开一个去望岗街道办下单手工活的介绍信,具体我去谈。”

    ……

    这三天钱嘉树和方大牛没少跑,一趟三分钱的车票,他们两人三天用了一块二角,足以可见他们跑了多少地方。

    但效果是好的!

    一开始两人还真有些胆怯,前几次钱嘉树都是故意躲在方大牛身后,由他先去冲锋陷阵,等见到了管事的人,说起话来也是结结巴巴。

    而且期间也不是一直顺利,他们也被人不耐烦地驱赶过,更有人打趣他们两个小毛头,一直用逗弄的语气戏弄着。

    心里还挺不舒服的,方大牛心大,还咋咋呼呼说以后等着看他们后悔,钱嘉树却憋屈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但该做的事还是得接着做。

    去的地方多了、经历多了,在对方不耐烦的语气下,两人居然还能一脸微笑地继续往下谈,鼓起勇气、厚着脸皮,还真被他们说服了一些人。

    当然,主要是那本红色的荣誉证书,以及他们职工学校学生的身份。

    更让他们惊喜的是,居然有一些人还认出了他们,对过滤网兴趣不大,对他们制作的两用脱粒机兴趣更大一点,搞得他们还得想尽办法把话题又拽回来。

    反正,坚持还是有效果的。

    除了当场确定的两个公社之外,有意向的生产大队也有三家,卢老师带来了第一个好消息后,来电话确认的也有两家。

    钱嘉树工作做得全,当统计好都是哪些地方后,便掏出随身带着的本子,很是欢喜地告诉大伙一个好消息,“一共二十一台脱粒机,公社要多一点,生产大队最多的也就三台,但幸运的是其实有十八台和龚庄公社的脱粒机型号一致!”

    龚庄公社除了那台自动式脱粒机之外,还有八台手动式脱粒机,八台六个型号,他们全都拆开画过详细的图稿,也就是说他们只用在现有的图稿上设计后,直接过去重装就行,不用再拆机再设计再重装,省略了很多复杂的工序。

    “太好了!”罗朗高呼一声,这两天他画稿画得手都要废了,多次尝试多次修改,他这几晚做梦都在画稿,“那剩下的三台呢,型号一样吗?”

    “不一样。”钱嘉树翻到一页,“我跟你们说,小地方人才辈出啊,这三台属于一个生产大队,是一个木匠自己做出来的,不过用的材料全是木材,脱粒的效果没有那么好。”

    旁边几人好奇地看过去,图稿上画着的是一个和他们印象中完全不同的脱粒机,是一个细长方形的造型。

    “那位大爷还挺好心,跟我解释了一下内部的结构。”钱嘉树指了指边上的构造图,“我按着他形容地画了出来,他居然能将这么多配件压缩在这么小的空间里,完全不留缝隙。”

    “神奇!”

    “不是,这两个配件是怎么叠在一块的?我怎么完全看不到间隙?”周洲有些奇怪,“难不成没做固定,就这么搭在一块?”

    “当然不是。”钱嘉树拿出纸笔,当时他也提出了这个疑惑,大爷非常热心地跟他讲解过,“看到这几条印子没?一个凹一个凸,两个配件结合在一块,比用螺丝固定来得还要稳当!”

    螺丝栓要是松了,固定的地方就会松动。

    可这位大爷做的东西就不会,“他说那台机器做出来有七八年了,因为是常用的木制品,外表看着有些破破烂烂,但内部配件一直都没松动过,他说那叫……叫什么来着。”

    “榫卯结构。”

    “没错,就叫这个!”钱嘉树拍了一下巴掌,好奇问着江小娥,“你是怎么知道的?”

    江小娥没空回答他,而是抢过他的钢笔,翻开到某个型号的图稿那页,直接在上面的一些地方画“×”,略显激动道:“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借用这个方法,改变一下固定方式,去除掉多余的固定板?”

    一台机器为什么会用到那么多颗螺丝钉?

    因为需要固定里面的配件,而每个固定的地方要么有个卡槽、要么有个隔板,又或者是支撑的夹具。

    而这些固定的地方大多都是在边边角角,总会空出一些角落用不上,导致空间有些浪费。

    那如果去掉呢?

    本身就是因为空间不够需要重新规划位置,再将三块或者四块过滤网增加到里面,如果能将这些地方去除,空间就增加不少。

    但配件还是得固定住,恰巧的是榫卯结构能弥补现有的短缺。

    它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多变性。

    它有近百种结合的榫卯,将过滤网填进去后,在剩下的空间里采用合适的榫卯结合,使得配件和配件之间固定住。

    江小娥的笔突然停了下来,没继续往下画。

    “虽然不是太懂,但总觉得可行。”

    “那就试试?”

    罗朗有些着急,“继续呀,我想知道下面该怎么做。”

    江小娥抬眸看着他,耸耸肩膀,“我不知道啊。”

    罗朗有些傻眼,“……啊?”

    江小娥放下笔,“我又不懂木活,只是听说过一些榫卯结构,具体还是得找木匠师傅问问。”

    她属于半知半解,知道归知道但不知道该怎么往下操作,隔行如隔山,有必要请教下专业人士。

    “我明天再去一趟大队。”钱嘉树有些激动,“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这个法子可行。”

    “我也去。”周洲跟着说,“正好我们没有其他头绪,行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魔镜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