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镜小说www.mjtxt.com提供的《小巷里的重组家庭[六零]》25-30(第8/13页)
她没像以往那样在床上躺半天才起身,而是赶紧收拾收拾自己,推开了“咯吱咯吱”响的木门走了出去。
门一推开,就看到巷子里的孩子们在她门前玩耍,那稚嫩又高亮的笑声让她脸上忍不住浮现了些笑意。
“四婆婆。”
“四婆婆你醒啦?”
“婆婆,我们能在你门口玩吗?”
“能,当然能!”四婆婆连连点头,她转身走进屋子,没一会又捧着一个竹编的小盆出来。
小盆里面装的都是一些用竹编的小玩意,她对着他们招了招手,“来来,婆婆编了些蝴蝶和蜻蜓,你们谁要?”
“我要我要。”
“四婆婆我不要了,你先前送我的小鱼还挂在门脸上。”
“四婆婆我可以要条小蛇吗?妈妈说我属蛇。”
“好好好,婆婆下回给你编。”四婆婆不觉得麻烦,反而很高兴的应了下来,她见他们挑选完,便问道:“你们今天怎么来婆婆这边玩了?不是说这边太阴暗了吗?”
“是南阳哥哥让我们来的。”
“江南阳给我们瓜子吃。”
“他说只要我们来这边玩就给我们一小捧瓜子,我数了,有十三颗!”
“你数错了,明明是十四颗。”
“我没错我没错,桂妹子羞羞脸,自己算错了还说我错了!”
“狗蛋,你信不信我揍你……别跑,臭狗蛋!”
四婆婆扬了扬眉头,对着蹲在墙角嗑瓜子的江南阳招了招手,“过来。”
江南阳过去了,走到跟前第一件事就是朝婆婆手上塞了一把瓜子。
一共十二颗。
那两个小笨蛋都算错了。
每人十二颗瓜子,绝对不可能多一颗,每一把他都数的清清楚楚,命都能给出去瓜子绝对不能多给一颗!
“婆婆不要。”四婆婆没收,她从来不白收别人的东西,她问:“为什么带他们过来玩?”
江南阳犹豫了一秒,就把推回来的瓜子装进了兜,“五姐让的。”
这个回答并没有让四婆婆感到意外,轻声道:“她眼睛倒是厉害。”
看着眼前的孩子们,听着他们嬉笑打闹的声音。
在这时候四婆婆才感觉自己没那么孤单。
老伴走后,她身边就再也没人陪伴了,每天待在狭小的棚屋里,日子是一天比一天过的麻木,除了发呆就是发呆,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她的棚屋边上不是没住人。
这边也住着几个五保户,和她的情况差不多,也都是无儿无女连个亲人都没,可他们待在一块又能聊什么?
聊他们彼此凄惨孤独的人生?
还是走到巷口去迎那些时不时望过来的同情眼神?
那她还不如待在屋里发呆。
只有面前这群孩子们。
不会和她拉家常,也不会露出同情怜惜的眼神。
听着他们的欢声笑语,就仿佛能驱赶心中的悲凉,只可惜孩子们不愿意往她这边跑,即使送出去一些竹编的小玩意,也很难把他们留在这里。
没想到江家那丫头一下子就看出来了。
她想了想,轻声,“也难为她想出了这么个法子,我要是不见见她,都对不住你们花的钱了。”
“啥?”江南阳没听清。
四婆婆笑着点了点他的脑袋,“去把你五姐叫来。”
“哦哦。”江南阳点着头,一边朝外走着一边对周边的孩子们道:“说好啦,不到饭点不准走,谁走了就把瓜子还给我。”
一个小矮子赶紧把双手背在身后,“我不走,我可喜欢在这玩了。”
“狗蛋不走我也不走。”
十来岁的丫头眼睛一亮,“南阳哥哥我替你看着,能不能多给我几颗瓜子?”
江南阳没搭理她,想从他手里多拿几颗瓜子,那是不可能的事!
像这种盯梢的事还是得自己来,万一有人提前走了,他还能拿回来几颗瓜子。
所以一路狂奔回家,没几分钟又拽着五姐回来,“四婆婆,我把五姐带来了!”
第29章
江小娥站稳, 脆声打着招呼,“四婆婆好。”
四婆婆打量着她,过了一会才点了点头, “进来吧。”
先转身走进了屋子,她缓缓道:“你把昨天说的样式再说一遍,要是能做我就替你做了,算是婆婆送你的。”
紧跟着顿了顿, “瓜子就别再给了,婆婆还不起。”
孩子们能来玩来闹她高兴,但要是别人花钱引来的就不必了,她真还不起。
江小娥知道她话里的意思,不过没接着“还不起”往下说,而是道:“婆婆可以多接触下, 寻几个手巧的孩子跟着学一学,您这手艺不继承下去有些浪费了。”
“学这个有什么用?又不能……”四婆婆神色一顿, 狐疑道:“怎么个意思, 听你的口气要的数量不少?”
“不多,但也确实不少。”江小娥实话实说,她没法马上给出一个数, 但确实不算少,龚庄公社的选择她决定不了, 但互助小组以后制作的机器,她却可以决定用哪一类型的过滤网。
一台机器三到四张过滤网, 价格肯定高不到哪里去, 但也算是一笔收入,她觉得四婆婆要是愿意带徒弟,也不是没有人愿意送孩子来学。
而有人替她搭把手, 也能把制作的时间缩短。
“……你、让我想想。”四婆婆没想到自己也有能收徒弟的一天。
不过就是编织一些小东西,几乎家家都会点,谁又会专门跑到她这里来学?
可要说心不心动……那她自然是心动的。
能多个徒弟,她也不求对方能给她养老送终,只要身边偶尔有个说话的人陪着都好过现在整日发呆的日子。
但四婆婆想了好一会,还是摇了摇头,“江丫头,要是一两个也就算了,就当我送你的,你要的太多我反而不敢给。”
那么多,总不能白给。
她倒不是贪人家的钱,而是那么多东西做下来费时费力,两人没什么交情,她总不能替人做白工吧?
但说收钱,她不敢收。
哪怕偷偷收也不敢,自家就住在棚屋里,稍微大点声周边就能听到动静,哪能瞒得住?
至于收徒就更算了。
没点好处,别人不会送孩子来学,可真有好处,万一把人家孩子给牵连了怎么办?这事她不能做。
江小娥知道四婆婆在顾虑什么,别说婆婆不敢收她也不敢直接给这笔钱,所以在来之前就打听过了,“我能以学校的名义在街道办下单一笔手工活,再由街道办分到你手上,这样就不会有问题。”
以职工学校和街道办对接,和个人没关系。
这种方式,并不少见。
街道办每次分配的手工活,不就是从各个厂子单位接来的杂活?而这些活是专门解决周边困难群体的负担,增加一笔额外的收入。
职工学校给街道办下单,符合要求。
街道办派活给困难群体的五保户,同样也是符合要求。
但有一个前提,“当然,这一切还得看婆婆能不能编织出我们想要的东西,如果不符合标准,我只能找其他人了。”
江小娥会找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