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镜小说www.mjtxt.com提供的《小巷里的重组家庭[六零]》45-50(第5/12页)
就说说他亲生儿女。
女儿就不说了,一个女孩子家家能有什么出息?
就说那个吊儿郎当的大儿子和傻里傻气的小儿子,怎么看都不是有出息的人,以后只有江湛生羡慕他的时候呢。
“要我说啊,对儿女讲公平都是狗屁,送女儿读书就是浪费钱,你还不如把这钱花在培养儿子身上,而不是像现在大儿子没点能耐,二女儿读书白读,居然还去学什么机械,你这不是搞笑……你干嘛呢?欸欸欸说归说不准动手啊!”
贺湖说得有些上头,都忘记江湛生这厮可不是那么好说话的人,早些年两人还打过架,最后他被按在地上起不来,要不是有人来拉劝,指不准脸皮都得被磨掉了……
他赶紧后退一步,“别过来了啊,你要敢动手我就去找小组长了!”
江湛生一步一步走到他跟前,没动手而是给他理了理衣襟,跟着重重拍在他的肩膀上,还趁机拧了几下,面带微笑着回,“你儿子是挺有‘本事’,五岁炸茅坑、六岁偷人糖吃、八岁闹脾气扇了你媳妇一巴掌、十岁踹得他大姐倒地不起、十四岁偷了二姐夫家里的钱、十八岁偷看人家女同志……”
“你给我闭嘴!”贺湖脸都涨红了,不是因为生气而是慌,这些事迹不提还好,一提他都觉得耳熟,“小孩子玩性大怎么了!”
“不怎么了。”江湛生从不是一个爱惹事的人,任谁都觉得他常常一脸笑嘻嘻,看着特好相处的样子。
但不去惹事,不代表有人来招惹他,他还一脸笑嘻嘻回应。
贺湖绝对是车间里最讨厌的一个工友,那为了唬住人总得先拿捏些这人的把柄吧?
这也是宋静教会他的一点。
什么事都得提前防范着,不要遇到突发事件根本应付不了。
打打闹闹或许更出气,但他已经不是三十多岁的壮年了,真打起来他也不一定能全身而退,那就戳戳这人的心肺呗。
一直引以为傲特别出息的儿子,却是一个品性不堪的腌臜货色,贺湖肯定知道,但自己知道不代表外人知道,他哪里愿意“有出息”的儿子身上沾染到污点?
贺湖自然不愿意,早就后悔招惹江湛生了。
正想着该怎么找个台阶下,这会大组长突然急匆匆地跑了进来,嘴里还喊着,“老江、老江!”
贺湖像是看到了救星,立马告状:“组长你快说说江湛生,他太欺负人了,居然污蔑我儿子!”
大组长根本没搭理他,都在一个车间相处这么多年了,谁不知道谁的脾性?
肯定是老贺这个东西搞了让别人不喜的事,没看到边上的人白眼都不知道翻了多少个。
不过这回不是在意这个的时候,他一把拉着江湛生,赶紧问道:“我记得你有个闺女,是不是叫江小娥?”
“对。”江湛生点着头,有些疑惑道:“怎么了吗?”
“还真对上了!”大组长一脸惊喜地拍了拍大腿,将手里拿着的一张报纸递过去,“是不是她?职业机械班学生江小娥,我就说看着怎么这么眼熟,老江,你闺女有出息啊,她居然上了咱们省的日报!”
“啥?”
“日报?!”
“江湛生闺女登报纸了?”
“老江,快看看,真是你亲闺女啊!”
周边人不住惊呼着,其中还夹着一道不可置信的声音,“不可能,他女儿不过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学生怎么可能登报,一个丫头而已,哪有可能这么有出息……”
江湛生这会还有些恍惚,因为大伙争抢着来看报纸,导致他看不清报纸上的小字,但将近四分之一版面的一张照片他还是看清楚了。
在那张照片上,他一眼就看到了咧嘴笑得特别欢的女生,那……那是他家小娥……
他家小娥真上报纸了!
还是省城日报啊!
第48章
省城日报。
还用了这版不少地方刊登。
足以可见报社那边多看重这条消息, 要知道能上省城日报的人除了一些大领导之外就是一个极为优秀的工人代表,而现在……
江湛生这会只觉得一股电流直通大脑,头皮都麻了, 整个身子忍不住地颤抖,连手里的报纸都拿不稳。
极为优秀的人才能上的报纸,而他闺女上了!
瞧瞧,这张照片照得多清晰啊, 一眼就能看清他家小娥的样子,在报纸的边缘上甚至写了几人的名字,为首三个字就是“江小娥”。
他家小娥,出息到整个省城都能看到她的模样和名字了!
“怎么可能……”
“老江你的手别抖,我都看不清上面写的啥了。”
“我来我来,我给你们读一读。”大组长接过报纸, 清了清喉咙就读着刊登的内容,“标题:青春献给党, 技术为人民, 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号召下,职工机械班的五名青年学生——江小娥,欸欸欸, 老江这是你女儿的名字诶!”
江湛生这会正咧着嘴傻笑着。
嘴角扬得不能再扬,笑得脸颊有些发酸都压不下来, 他连连点着头,“对啊, 是我家小娥。”
“组长, 赶紧往下读。”
“好好好,我读我读。”大组长又咳嗽两声,接着往下念出另外四个名字, 跟着读:“他们克服了材料短缺、技术经验不足等问题,反复试验改良,最终利用学校的废弃材料成功制成了一台两用式高效脱粒机……”
“哇,真厉害!”
“脱粒机,一台机器就被做出来了?”
“废铁造机?可真有能耐啊。”
随着大组长的朗读声,周边时不时响起一声惊叹。
而这时大组长的嗓门突然变得高昂,“……并无偿捐献给龚庄公社,支援农业生产,这些小将们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工人阶级接班人的风采,他们不仅为公社节约了生产资金,更树立了‘技术为农服务’的好榜样!”
“好!实在是太好了!”一旁的中年男人面带赞叹地拍了下大腿,“这些娃娃们不简单啊,一分钱不要白送给公社,这思想觉悟比金子还珍贵!”
“小青年要是都像他们这样,咱们国家还愁不富强?”
一个个听得慷慨激昂,技术好、觉悟高,这要换成自家娃娃,怕是得激动的哭出来了。
瞧瞧老江,那双眼睛都憋红了。
先前对着贺湖阴阳怪气的彭大婶这会也来劲了,“对嘛,这才是有出息的孩子,不用全家托举硬是靠自己努力拼搏来一切,不像某个人,榨干了姐姐们的血肉最后不也才是一个临时工?”
贺湖眼睛也红了,不过他是气红的。
可这回没一点反驳的意思,而是咬着牙没吭声。
他还能怎么反驳?
报纸上写得清清楚楚,就算他不想承认也不得不承认老江的女儿优秀,虽然说是五个青年学生一起,但看排名就知道谁孰轻孰重,难不成他还要狡辩报社搞错了?
心里不由想着,难道女儿也能这么有出息?
早知道……早知道他也试试了,别的没有女儿他可有五个,但凡有一个能有出息的……算了算了,说这些又有什么意思,还不是都迟了?
或许以后有了孙女,也能一起培养培养吧。
他真是太想贺家人有出息了。
“行了行了。”大组长可不想在这么好的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