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镜小说www.mjtxt.com提供的《小巷里的重组家庭[六零]》105-110(第8/13页)
前学。
学会了好啊!
在这边干活一个月就能拿二十块钱,大队的社员谁不羡慕?
别的人就不说了,他们大队的崔小福就是五个养蜂人中的一员,下个月就能拿到工资,这小子家里条件不好,以前想娶媳妇都娶不到,这才上工没几天,就有好几波媒人跨上崔家的大门了!
现在跟着多学学,以后说不准自己也能成为养蜂中的一员呢?
所以这次来帮忙,没一个人抱怨,甚至巴不得多忙活一点。
有大队的人帮忙,干起活来就是快,江小娥等人都没怎么动手,蜂箱就已经叠码整齐,连带着其他地方都收拾干净了。
王主任这会也到了,身边还有许久没见的卢老师老两口,他们没光着手来,特意准备了一块牌匾,上面写着“养蜂基地一号”的字样。
除此之外,还带上了学校那台老式的照相机。
江小娥拉着卢老师和黄阿奶,在这块牌匾前照下了第一张照片……
随着时间渐渐过去,柚子林这边是越来越热闹。
在柚子林的另一处高坡上,还站着不少人,都是大队专门跑过来凑热闹的社员们,本身就对养蜂基地好奇,但也知道现在不是能凑过去的时候,就专门找了一个上风的高坡,一眼就能望到。
其中一个婆子嗑着瓜子,她道:“柚子林好久没这么热闹了吧?也就最苦的那几年,天天都能在柚子林看到摘柚子的人。”
“哎哟,可别说了。”一人苦巴着脸,“一提起柚子就反酸,我这辈子是真吃不下了。”
“呵,你倒嫌弃上了,要不是咱们大队的这片柚子,当年还不知道饿死多少人呢。”高婆子吐着瓜子壳,她又道:“再看看现在,要不是这片柚子林,那什么学校的人又怎么可能在咱们大队建养蜂基地?”
永安大队的人现在是没几个愿意吃柚子,以前是真的吃到吐,但就算这样,那也不该嘴上乱咧咧,要不是这片柚子林,他们大队的日子以前过得艰难,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好发展。
“快看快看,是不是那个年轻的丫头?”一个婶子朝前指了指,“王三能媳妇说的就是她吧?哎哟喂,看着这么年轻居然能造机器,是不是真的啊?”
“呐,机器就在仓库里,你眼瞎看不到?”高婆子又嚼着一颗瓜子,“女娃娃怎么了?女娃娃就是有厉害的!你瞧瞧我家三妞,整个大队谁干活有她强?”
说到这里,她啐了一声,“黑心肝的狗东西,我家三妞出生还有人让我把她丢了,说什么丫头片子不值钱,我呸,这种狗东西下辈子肯定是粪坑里的蛆!”
“……”
“…………”
周边围了不少人,有那么几个人心里有些发虚。
不过谁也不敢和高婆子争,谁让她那张嘴特能说呢,再说了,前方的柚子林地就有一个“丫头片子”,谁敢说她不值钱?
“不说这个了。”有人讪讪着,“咱们看那边,瞧瞧,又来人了!”
“是赵干事吧?”
“赵干事身边那两个中山装的是谁?”
“我认得,是公社的书记啊!”
人群中瞬间喧闹起来,他们怎么都没想到公社的书记都来了,虽然这件事和他们没什么关系,但因为养蜂基地的地址就在永安大队,他们心里就跟着激动起来了。
不单单是书记,还有好几个拎着照相机的人。
省城日报、青年报还有一些连他们听都没听过的报社,有人咋舌着:“咱们连报纸都少见,那些年轻娃娃们却能登上这么多报纸,我要是他们的爸妈,那得高兴坏了。”
“你瞧瞧那边笑得牙龈都露出的几个。”高婆子拿着瓜子的手一指,“那就是他们高兴坏了的父母。”
仓库一侧站着好几个人,这几个人和其他人有个很明显的不同点。
从开始到现在,脸上的笑就没落下来过,一个个笑得嘴角酸了都合不拢嘴。
不过看到的人倒也能理解,那几个和公社领导们站在一排的年轻同志们要是他们的儿女,估计也会笑的合不拢嘴。
“真的是祖坟冒青烟啊,也知不道我家孙子以后能不能有出息。”
高婆子怪异地“哈”了一声,“你家孙子天天摘猪草不学习,他能有什么出息?想要孙子出息又不送去读书,想什么美事呢。”
“……我那是不想吗?我那是掏不出钱。”
“那就闭嘴。”高婆子白了她一眼,给小儿子吃独食就能掏出钱来了,让孙子读书就没钱,一点都不付出就想跟着沾光,凭什么?凭她这个婆子屁股大?
“你!”
“算了算了!”高个老头打着圆场,“你们吵得我听都听不清了,那女娃娃正发言呢,你们都给我安静点!”
两边离得有些远,他们站在上风处听不太清那边的声音。
但他们只感觉到了一点。
在柚子林的人可不少,除了公社的几个领导之外还有报社的人,除此就是一些接到消息特意赶来的人,估摸着是其他公社的干事们。
那一堆人聚集在一起,瞧着人数就不少。
他们过都不敢过去,可那个女娃娃却站在搭建的台阶上,面对这么多人发言,他们听不清但他们看得清,女娃娃脸上一点都没露怯,她面色从容,举手投足中尽显着自信,张嘴不断发表着什么感言,时不时咧嘴轻笑,显得活泼生动。
从头到尾,她一点都不慌,始终是那么地自信从容。
哪怕没听清她讲的什么,当那边的人鼓起掌声时,这边聚集着的社员们也下意识跟着鼓起掌来。
“这位同志,真是……让人惊叹啊。”
高婆子连瓜子都没嗑了,脸上的神色和周边人很相似,这会一点都不想怼人了,只想跟着一起夸一夸。
不过这时,有人惊呼着,“那是公社给予的奖励?有没有人看清是什么来着?”
“哪哪?什么票?”
高婆子撇撇嘴,为小同志们不值,“怎么每个人就一张票?要我说,这些年轻同志付出了这么多,就该多奖励……嘶?!自行车票?!”
第109章
自行车票!
还不止一张自行车票!
除了建庄公社的人, 周边人都被他们的大手笔惊到了。
先不说一张自行车票能卖多少钱,就是想买也不一定能买得到。
边上来打探情报的公社的干事小声嘀咕着,
“建庄公社可真舍得啊, 一出手就是五张自行车票,这不把他们公社的份额都掏光了?”
赵干事要是在这里那一定是不住点着头。
每个公社每年分到的自行车票都是有数的,多的七八张、少的两三张,这也是正好卡在年关, 他们公社到手的自行车票还没奖励出去,要不然换其他季节想凑齐五张都凑不到。
“小江同志要是愿意在我们公社建立养蜂基地,别说是自行车票了,就是自行车也不是不能拿出来。”旁边有一个人嘀咕着, 大老远跑过来可不光光只是看热闹, 而是想着有没有机会也和小江同志合作。
看看前方飞舞的蜂子哪一个不眼馋?
现在哪个公社不缺能创收的项目?
但就算缺也不是弄就弄,前期投入高的公社拿不出多余的钱, 前期投入不高的根本就带不了多少创收。
不像这个养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