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镜小说www.mjtxt.com提供的《小巷里的重组家庭[六零]》140-145(第1/13页)
第141章
接到任务的当天晚上, 江小娥就回家说了这件事儿,并将属于自己的家务活给外包了出去。
他们家的家务活都是六个兄弟姐妹轮流来做,爸和何阿姨不用操心这些杂务活, 但家里的日常开销却是由他们俩来承担。
可以说是一个很良好的分配方式吧。
各有各的责任各有各的活计,谁也不会推托。
江小娥这次担了制作人中的主要位置,家里的活计怕是顾不上了,所以她干脆外包出去。
一个月干活的时间大概有六七天, 她直接以每天一角五分外包给了南阳和小杨采,差辈的两个人兴奋得不得了,昨晚还睡在一块,大半夜都能听到从他们房间里传来的嬉笑声, 好像是在商量有了钱之后该怎么花。
家里的活计安排好, 江小娥便将全部心思搁在了厂子里。
开会那天其实并没有说太多的事,骆工当场宣布了同时制作两台拖拉机的决定后, 便公布了这次制作的成员, 以及每个人的位置。
而分配给她的位置,让他有些意外却又没有那么意外。
这次制造的总人数一共有六十七人, 全部划分为三个大组。
第一大组为零部件制造, 共有二十人。
第二大组为车架和底盘制造, 共有十八人。
第三大组为核心部件制造,共有二十九人。
这六十七个人中, 也不是每个人就只有一个任务,即使分配了两个任务, 也是分前期和后期, 错开着来不会互相影响。
让江小娥有些意外的是,她被分配到了第二个大组,车架和底盘的制作, 从字面上就能猜出这个大组主要负责的种类。
当然真说起来,其实也并不意外。
因为在维修摩托车的那七天,除了对两个核心部件的改良之外,她所表现最出色的地方就是焊接和打磨,这一点用眼睛去看就知道了。
除了边斗之外,整个车身主体都是她从无到有焊接打磨出来的,任谁看着就跟新车似的,她可以很自信地说,没有一个人能挑出毛病。
或许就是这个原因她被分配到了第二大组。
江小娥之所以是那个“幸运儿”,并不是说她整体负责第二个大组,哪怕有意无意展露出一些能耐,但也还没到这种程度。
厂子里的第一个大项目,重要性就不用说了。
她一个刚进厂的年轻同志,哪怕维修好一台摩托车,也不足以服众。
她倒不觉得有什么,她现在本身缺的就是时间,而她现在所做的一切就是向所有人证明中!
六十七个技术工中,除了骆工之外还有五个大师傅。
六级车工刘志明,八级钳工郑文华,八级焊工张福顺以及两名研发人员。
而负责第二大组的领队,就是八级焊工张富顺,他将是第二大组的整体负责人,也是负责整个车架的制造。
而他手下的十七个人又分为三个小组。
江小娥就是第二大组的其中一个小组长,主要负责横梁连接与焊接,手下分有四个成员。
在这么重要的任务中能混个小组长,已经能感受到骆工对她的看重,原先说的考核也只是让她过来搭把手而已,要不是表现得让人惊奇,她应该也就是一个普通成员。
说来还有另外一件让她有些惊讶的事,这六十七个人并不是厂子里所有的工人,而是技术工或者是研发人员。
也可以说是整个拖拉机厂的核心成员。
在这些成员当中,除了她之外,她还发现了另外两位女同志。
她会觉得惊讶,是因为在这个年代的技术工种中女同志真的是太少太少了。
在职业机械学校,她的班级就她一个女性,甚至机械班除了她之外找不出第二个女学生。
而这段时间她去的工厂也不少,不管是机械厂还是南城的活塞厂,哪怕有女性的存在,但基本上干的都是一些边角之类的活计,真正以姓称为“某工” 的女性她还没见到一个。
现在却在拖拉机厂看到了。
还是那一句话,六十七个人都是核心成员,所以另外两个女同志在某个领域上肯定也特别出色,要不然也不会进入这个项目组。
只可惜她们并不在第二大组,要不然她一定会借着工作的机会和她们认识认识。
不过没关系,在一个厂子总有接触到的时候。
成员都说定下来,这边也开始忙活了起来,同时间拖拉机厂还传出了另外一个大消息。
招工开始了!
拖拉机厂成立后第一次招工,招工人数还不少,消息放出去的当天门外就人山人海,有来参加招工考试的也有来凑热闹的,江东阳就是其中一个。
厂外那么热闹,在厂内的江小娥倒没听到什么动静,他们小组干活的地方是在六号车间,此时张福顺正带领着大家互相介绍。
不过他们之间绝大部分人都还是挺熟悉的。
就比如说他手下的三个小组长。
其中两个都是老熟人,一个是自己的师弟,另外一个也是以前打过交道,只比他低了两级的老手焊工。
唯独第三个小组长。
张福顺忍不住多看了她几眼,在对大家介绍她时稍微顿了顿,最后只能干巴巴说着,“这位是江小娥同志,是咱们工厂新加入的成员,她年纪最小大伙儿就多多照顾一下……”
在介绍前两个小组长时,他倒没有说对方有什么成就,而是以级别划分。
两个都是六级焊工。
偏偏第三个小组长,连个级称都没有。
要知道他们小组包括他一共十九个人,哪怕是普通成员也不是什么学徒或者是谁刚收不久的徒弟,连最低都是三级焊工。
结果没想到,这么年轻的一个小同志居然能压过其他人当上了这个组的小组长。
看看她手下分的几个人,最高的四级最低的三级,一个个眼里其实都还挺不服气的。
就连张福顺本人都忍不住有些质疑。
虽然他知道这个分配是骆工亲自决定的,甚至在这位小江同志分到他手下时,老刘还一脸羡慕的样子。
但她实在是太年轻了,可她既没有考级又是刚入厂的新员工,就算是骆工的安排也很难让人服众。
尤其是分配到她手中的活。
横梁的连接和焊接,这可不是普通的焊接就能弄得好,它是处于一个连接处,是保证两端的稳定,确保所有部件的位置绝对精准,保证整体不歪斜的关键!
要不是骆工已经把她的活给定好了,他其实更想给她安排一些简单的活,而不是搞得现在犹犹豫豫,还真不敢放开手让她带队忙活起来。
“江同志看着是真年轻啊。”小组长之一的郭军祥也是盯着她在打量,这比自己闺女还要来的年轻,却没想到和他担了一样的位子。
“你真不是研发人员吗?”另外一个小组长赵松也跟着开了口,朝着师兄手里的单子看了看,忍不住嘀咕着,“是不是整理单子的人弄错了?”
像这种年轻同志也不是没有,但大部分都是研发人员,技术工普遍的年龄都会偏大一些,像江小娥这个年龄的,任谁看着都以为是学徒。
“胡咧什么呢!”张福顺一把拍开了他的手,没好气的道:“骆工亲自列的单子,怎么可能有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