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镜小说 > 古代言情 > 重生之福气绵绵

80-9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镜小说www.mjtxt.com提供的《重生之福气绵绵》80-90(第4/14页)

就是,我看女婿这话没错!咱家绵绵是个多么乖巧的性子,我这个做爹的最清楚!你可不能冤枉了绵绵。她定是想咱们了,才掉泪的。”

    何氏没想到自己不过随口说一两句,一个两个都跳出来帮忙,又见女儿哭得娇滴滴的,多多少少也忆起她儿时娇憨态,总算是给了一回面子,道,“好了,快别哭了。我看你如今是找着靠山了,我说你一句都说不得了。”

    嬷嬷引几人进屋,丫鬟进来上了茶水,一堆下人便都退了出去。

    众人寒暄几句,姜锦鱼忽然眼尖的发现,嫂嫂安宁县主面上连脂粉唇脂都未涂,女子看重容色,无缘无故素面迎客,其中必然有缘由。

    安宁县主被小姑子看得脸上一红,没想到小姑子这样眼尖细心,微微低下了头,可面上却是带着喜意。

    何氏这时恰好说到儿媳妇身上,道,“你出嫁那一日,你嫂嫂为你忙了一天。临到晚上时候,我发现你嫂子她脸色不大好,便请了大夫来瞧,没成想竟是喜讯。”

    姜锦鱼面带喜意,笑盈盈道,“恭喜阿兄,恭喜县主嫂嫂了。”

    说起来,阿兄的年纪不算小,他的同龄人,许多都膝下有子了,因此嫂嫂这一胎,来的真是及时。

    姜锦鱼也替兄嫂二人高兴,自从安宁县主做了姜家妇,她也与她相处了半年之久,日久见人心,也知道嫂嫂一心向着自家,身上无县主的刁蛮习性,反倒是一心为着姜家、为着阿兄考虑。

    午膳是留在姜家用的,也许是回到了熟悉的娘家,姜锦鱼的心情都不自觉放松了许多,连带着午膳都多用了些。

    临到下午要走的时候,一家子都有些不舍,姜锦鱼自己也是一步三回头。

    还是何氏硬着心肠,看不过眼家中个个都哭丧着脸,道,“行了,两家隔得这样近,你若是惦记我们了,走两步路就回来了。”

    话刚说完,姜砚先不给娘面子了,猛的扑上去,抱住了阿姐的腰,嚷嚷着,“阿姐别走!石头不让你走!”

    比起姜宣,姜砚跟姜锦鱼相处时间更久,两人的感情也颇深,那一日姜锦鱼出嫁的时候,就数姜砚最不乐意。

    但他这会儿年纪稍长,又跟了个大将军师傅练武,自认是个小男子汉了,不像以前那样哭哭啼啼的,但固执起来,几人拉都拉不开。

    何氏劝了又劝,无果,黑着脸道,“你再闹,从明日开始,便让你跟着你阿兄念书!”

    姜石头天不怕地不怕,独独怕一个,那就是念书,他倒也不是脑子笨,纯粹是看到书就心烦,因此一听娘的话,心里有点怵了。

    姜宣趁机将弟弟抱开,正色道,“不许闹阿姐。”

    姜锦鱼也被弄得哭笑不得,看家里一个个虎视眈眈盯着阿弟,仿佛生怕一个没看牢,又赖上她了。

    “你若是想阿姐了,就来阿姐跟姐夫家。”

    姜砚一听,眼睛亮了,中气十足道,“我明天就来!”

    从姜家出来,姜锦鱼不由得有些失落,面上也露出了几分。

    顾衍看在眼中,自然明白,正犹豫着是否要开口安慰,他旁边的姜锦鱼倒是一下子从方才的情绪里走出来了,指着大道边的一棵坠坠结着果的柿子树道,“忽然想吃柿饼了。”

    本来还不觉得,等说出口了,姜锦鱼还真的有点馋起来了,兴致勃勃拉着顾衍要回家,“回去做柿饼。不知道府里厨娘会不会弄,不会也没关系,我会噢!我小时候跟着奶做过,先削皮,再用细棉绳穿了晒,这几日天晴,晒个半来个月,柿子表面就会有层厚厚的白霜了,里面摸着却还是软软的,又甜又香。还可以剁成泥煎柿子饼吃!”

    顾衍将安慰的话又咽了回去,本来有些担忧的情绪,也一下子烟消云散了。

    不知道为什么,妻子无论什么时候,都是高高兴兴的,面上笑盈盈的,就算是不高兴,也是一瞬间的情绪,很少会过夜。

    跟这样的人生活在一起,其实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就好像,每天的日子都是有滋有味的,每天都是不一样的,都有值得期待的东西。

    譬如冰糖雪梨,又譬如一只小小的柿子饼——

    大周的婚嫁不算很长,拢共加起来,也就是区区七日。

    七日之后,顾衍便又每日去翰林院上值。

    这一届的前三甲,全都被周文帝安排在了翰林院,姜宣为翰林院修撰,顾衍同另外那位榜眼则任翰林院编修。

    这也是为何天下学子孜孜不倦,一心一意要通过科举入仕途的缘故。

    似姜宣,殿试被指为“状元郎”,赐进士及第,直接便封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和探花略逊色些,但也有正七品的官职,这还只是起点。

    殿试前三甲,只要不是本人太无能,或是一上来便不讨君王青睐,最差也能混到三品。而最好的,入阁拜相也不在话下。

    要知道,有的官员,可能一辈子,到六品,就算是到顶了。

    除开每日必去翰林院应卯之外,顾衍等人还要轮流去替周文帝整理奏折。

    明面上是整理奏折,实际上哪敢真让他们整理,小太监小黄门早就整理得整整齐齐了,他们去,不过是将重要的奏折挑出来,事关民生大计的、事关百官朝廷的……至于那些纯粹从地方递上来阿谀奉承的奏折,则直接被筛下去了,压根没机会递到君王的手里。

    除此之外,周文帝偶尔还会问他们几句,这时候便是考验他们功底的时候,不说对答如流,至少也要说出些可行之策来,否则惹了帝王不喜,只怕下次便没了机会面圣了。

    顾衍去翰林院,便去了掌院学士处销假。

    掌院学士姓章,是个风趣的老才子,年轻时才名远扬,不过他生性不喜争权夺势,反倒乐意留在翰林院这清水衙门,主持论撰文史之事,乐在其中。

    章大人乐呵呵捋着胡子道,“我观你与以往甚异,可见成家真乃修身之本。不过你回来的正是时候,院里新编纂一本大典,正缺人手。你与姜修撰同窗多年,自是默契十足,你二人便接手了这事吧。”

    老头乐呵呵的,脾气也挺好,可使唤起人的时候,那也是毫不手软的。

    顾衍也没挣扎,直接答应了下来。

    等出了门,便又见与他同科而进的榜眼的常随匆匆跑来,道,“顾大人,郑修撰今日告假,陛下点了您替郑大人的值。”

    顾衍一听,也无二话,点点头。

    第84章 诰命

    进了养心殿的西侧间, 立马有小太监迎上来,“顾大人, 这便是今日所有的折子。那小的就先告退了。”

    一回生, 二回熟。周文帝素来极爱唤亲近的臣子干这些,顾衍都已经熟门熟路,翻看折子,一眼扫到底,便估摸出这折子要不要往帝王跟前递。

    一刻钟不到,他这边刚收尾,便见小太监过来道,“顾大人, 陛下请您过去。”

    不紧不慢放好最后一本折子, 顾衍冲那小太监点点头,便有安排好的太监抱着折子, 跟在他身后, 一道面圣。

    周文帝是个相当勤勉的皇帝, 平素并不爱往后宫跑,一年有过半日子都住在养心殿,也很爱在此处召见臣子。因此守门的小太监一见顾衍,便笑呵呵过来, 套近乎道,“笑得有些日子没见着大人了。听说大人府上近来有喜事,小的在这里给大人道一声喜。”

    若是这太监套的是旁的近乎,顾衍兴许不会理会, 不过他说的是自己新婚的事情,顾衍倒是好声好气道了句“多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魔镜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