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镜小说www.mjtxt.com提供的《二两娘子》390-400(第5/17页)
实话告诉你,你那小姨子本来是内定了要给郡主做陪嫁代孕宫女的。是皇后在中间使的坏,也是冲小寄来的。我不得已,让小寄去求了皇上。不然,你那小姨子还挑什么豪门公子和寒门士子啊?早上路远嫁几千里了。哦,不算嫁,她没名分的。郡主才是远嫁和亲呢。”
十五叔看着魏楹满脸郁色,也无法可想。
他可没有在皇宫里高来高去的本事。
就是有,也不敢做那亡命之徒。而且,大侄儿肯定也不是那意思。
“大侄媳妇也怪倒霉的。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你放心,这事我定然守口如瓶,就是我媳妇儿我也绝不告诉。”
大侄媳妇无过,那些老冬烘还想让她给人腾位置呢。
要是知道了这事还得了。
他对沈寄评价一向很高,也知道她的品性不是朝三暮四之辈。
不过想想,要不是如此,侄儿也不可能说给他听。
摊上这种事,他也没有主意好处出。
大侄子主意比他多百倍,也是一筹莫展。
“原来你让我找了那么多江湖好手,是防着这个呢。”
“嗯,万一人家不要皮不要脸了,我也不能当窝囊废。”
“那你这官,也不是你跟族里说的那回事儿了吧。我就说你这回升了官,怎么日子过得这么舒坦?就像是在养老了一般。”
魏楹心头本就堵得慌,怎经得人这样说?
一时眼眶都气红了。
他才三十,刚届而立之年,谁要养老!
十五叔一看不对,这是往自家侄儿痛脚上踩啊。
“这个、这个,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指不定什么时候转机就来了。”
魏楹冷哼一声,转机,除非是换个皇帝。
想到这里,心头动了动。
可是想到掺和进这种事,押错宝的惨烈后果,
终是打消了念头。
可如果是正常换人,皇帝如今才三十六,还早得很呢。
十五叔满怀愁绪的回去,听到十五婶和他叨叨,“唉,也不知叔婶怎么想的,阮家是巨富没错。我去了两次,眼睛都被闪花了。可三少爷屋里通房都有了三个了。”
十五叔没好气的道:“且知足吧。”嫁给谁都比陪嫁南蛮好多了。
“我这不是担心小妹子以后日子不好过么。”
“是你叔婶做的主,你小妹子自己的意思也偏向阮家。你不过是堂姐操那么多心做什么。咱们自己的女儿还早着呢。”
“说的也是。”
娴姐儿这会儿被沈寄抱着,逗得咯咯、咯咯的笑个不停。
小包子低头吃着桃花糕,暂时无心理会旁的事。
小芝麻则是一脸愁容。
小权儿不由得问道:“你个小人儿,愁什么呢?”
“姨婆嫁给阮明惜的叔叔,明惜岂不成了我的长辈?”
沈寄笑了,她也看到小芝麻在发愁了,搞半天是愁这个。
于是笑道:“叫一声姨又不会少块肉。而且她成了长辈,过年还得给你压岁钱呢。”
小芝麻还是觉得吃亏了,“我宁可给她压岁钱。”
沈寄看到小儿子吃完一块又把爪子伸向盘子,便道:“吃一块就好了,不然等下正餐吃不了了。”
唉,小包子人如其名,白白胖胖的就如刚出笼的小笼包。
再这么吃可不得胖成球了。
小包子意犹未尽的缩回手。
乳母先端水让他漱口,然后带他下去洗手。
如此很快到了殿试的日子。
殿试是不淘汰人的,只是名次或许有变化。
好在寄住魏府这两人都还在二甲之列,都是进士。
和去年那一榜的进士一样,他们也没有等多久,很快就候到了实缺。
此时京城也早恢复了旧日繁华景象。
从窅然楼和宝月斋每月交来的账册,完全可以窥斑见豹的看出来。
柳氏的婚期定在了七月间,十五叔、十五婶要留下来喝喜酒。
沈寄高兴不已。
这样魏楹上衙去了,她还可以和十五婶、小权儿一处说笑,也可以一起出去游玩。
王氏毕竟有自己的一个小家要照管,不得空时时过来。
这天沈寄正和儿女一处看皮影戏,下人进来禀报,窅然楼那边出事了。
有个卖唱女子和一个新科进士拉扯上了,还叫那人相公。
可那新科进士可是刚成了某高官的女婿。
这会儿窅t?然楼可热闹了。
沈寄挑眉,“就是那个抱着琵琶一路卖唱进京,歌喉婉转动听,自编了弹词在唱的那个?”
窅然楼的歌姬是有数的,每一个的来历都很清楚。
这个女子算个编外人员,不过她给窅然楼也带来了些新鲜感。
而且怪可怜的。
掌柜的留下人后送账本时让人报备了一声。
“正是。”
活生生的陈世美和秦香莲啊,就差俩孩子了!
“现在闹得怎样了?”
那女子不找旁人找上窅然楼,是不是做过些功课啊。
“报信的人说那男子矢口否认,说卖唱女子认错了人,然后拂袖而去。卖唱女子此时便在窅然楼里唱着她一直在唱的《千里寻夫》。”
沈寄知道,那是新词,人原创的。
这两年回京以后,虽然魏楹的官在京城不起眼,她没能再拉起一个慈心会来。
但慈善事业并没有搁下。
即便是在买了大宅子手头最紧的时候。
第 394 章
因为他们省出来一点点, 也可以救助到不少人。
为了让小芝麻、小包子不要在满目浮华中变得骄奢起来,沈寄是每月都要带他们去贫民窟那样的地方转转的。
去的时候穿得朴素一些,让他们看看那些吃不饱、穿不暖的孩子。
就连小权儿和阿隆也是跟着沈寄去过的。
两姐弟每月的月例钱一两银子, 被沈寄游说, 都自愿捐出五钱做善事。
钱不多,只是要让他们记得这事儿。
而沈寄则每月从窅然楼和宝月斋的盈利里拿出一成, 帮助那些需要帮助也值得帮助的人。
譬如说老弱病残, 譬如说身在陋室仍然有心上进的孩童。
可不要小看了这一成, 算下俩一年也是两千两银子。
所以去年因为国丧歇业, 实在是让心头滴血。
三家窅然楼, 三家宝月斋, 一年足足两万两银子的盈利。
这便是通邑大都上层消费的商业价值所在了。
魏楹名下二十万两银子的产业,所有的庄子铺子还有良田加起来,还是沈寄会经营用的人得力,一年能有三四万的盈利算是很不错了。
久而久之, 沈寄这怜贫恤老的名声也是有了的。
她没有参加关夫人之流的讲经会, 把银子拿去捐香火钱、塑我佛金身或是修建庙宇、佛塔,或是冬天施几日粥。
而是用在她认为的刀刃上。
两千两银子用来支应一个养老院,收容无家可归的孤苦老人。又开一个孤儿院, 收留被父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