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镜小说 > 青春校园 > 没你就不行

1690-170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镜小说www.mjtxt.com提供的《没你就不行》1690-1700(第3/14页)

下三道折子,清明吏治,可如今看来,更治何尝清明?”

    “官场入池水,常清才能常清。”

    桐桐看了晏殊一眼,这话原也对了。官场中,清理的太干净了,养不了鱼;不清理,就臭了,养什么都得死。就得这么常清理,常清理了,才能常清澈。

    刘太后点头,叫晏殊退下了。

    人一退下,刘太后却放下了手里的札子,看郭准,“叫人拟旨。”

    桐桐头也没抬,就这么听着。刘太后叫人拟旨说:请朝廷三品以上的官员,都把家世递上来,以便推恩之用。

    什么意思呢?就是三品以上的官员,把你们家有多少口人,生了多少儿子,有几个闺女。你家娶的是谁家的媳妇,女儿嫁到了哪家,都给我报上来吧。

    相当于,把家里的家谱给交上去了一样。

    她说了,是为了推恩的。

    这旨意一传下去,赵祯当天就来了,但是刘太后并没有见。直到三天之后,朝臣把这些都给送来了。

    这天晚上,桐桐没回杨太妃处。她一个人留到了很晚。把每个三品大员的情况都列在一张纸上,关系脉络清晰明了。

    半夜里刘太后披着衣裳出来,就看到一边桌案上那一张张名录和关系网。

    她这才笑了,叫郭准,“拿浆糊来。”

    两人半夜里将这些都给贴到墙上,桐桐这才道:“回头做个帘子,平时将它遮挡住。”

    刘太后点点头,说郭准,“等天亮了,叫官家来。”

    赵祯再来的时候就看到了贴在墙上的这些东西,“这是……”

    “虽说举贤不避亲,但亲者亦贤,到底是少数。”刘太后指了指这些关系网络,“以后任官,得看看其家族、姻亲都做过什么官,做着什么官……”

    桐桐心里点头,这位刘太后自有她的长处。这个法子能有效的掌控朝堂,掌握朝臣的动向。谁在拉帮结派,谁在任人唯亲,谁在姻亲固盟,一目了然。

    赵祯忙拱手:“大娘娘教海,儿谨记。”

    刘太后就笑了,事无巨细的问赵祯的衣食住行,而后又问说,“跟皇后又吵架了?”

    赵祯:“……点点点”勉强笑了一下,“尚美人服侍的甚好,儿子只是多留了两晚而已。”

    刘太后拉着赵祯的手,“皇后乃是嫡妻原配,夫妻和顺方能子嗣繁盛,家业兴旺。莫要为了小事伤了夫妻情分。

    赵祯起身,“儿子记住了,不会跟皇后计较。”

    桐桐沉默着,心里却觉得太后本是好意,可却不知道小夫妻的事别人越掺和越乱的道理。

    果然,赵祯没再多留,“不打搅大娘娘了,您怕是昨夜没歇好,百日里歇一觉对身子好。莫要叫儿记挂。”

    刘太后有些失望,到底是放了手,“那就去吧,好好念书。”

    赵祯:“……点点点”朝后退了一步,拱手道,“儿……定会好好念书的。”

    “……点点点”这真的就属于没生孩子、没亲自养过孩子的人不懂跟孩子相处了。十几岁桐桐:的少年,大人哄着他还来不及呢。结果呢,她前一秒还在好心教导,赵祯还挺感激的。结果下一秒,她叫人回去好好念书。

    真的!这要是个性子硬的帝王,这母子俩要是不针尖对麦芒才奇怪呢。

    事实上赵祯在书房抄了两页书,压着的那点不快才散了。闺文应低声道:“官家,要不要请……”

    赵祯摆手,“晏大人之前说的对,无需多言。”不就是多读书吗?读书!读书便是了。

    结果开封府尹求见,说是案子有进展了,事涉丁谓的时候,赵祯摆手,“禀告大娘娘便是,不间。”

    丁谓被贬崖州为司户参军,他家里几乎没收到牵连,除了那个老三儿子跟女道通奸罢了官身之外,其他人未曾受到影响。

    桐桐“……点点点”哪怕心里有准备,还是对大宋朝廷对文官的宽容惊呆了。没错,丁谓是对朝廷有过功劳,他治理边疆、计退契丹、管理赋税都算有所作为。可朝廷花了那么大的俸禄银子,给他高位,他干的就是这个事呀。

    再看看这家伙犯下的错:

    其一,党同伐异,陷害寇准的就是他。当然,寇准已经死了,但晚年受到的那些贬谪,多出自丁谓之手;

    其二,暗通内监;

    其三,跟司天监密谋更换皇陵堂地。就是给先帝选的地方施工有点难,会耽搁时间,活干不利索的话,他怕太后对他有想法。这人就想着,既然如此,那我给先帝的陵地朝一边挪一挪位置,活好干就行。

    其四,给后宫制造金银器皿的时候,有克扣;

    其五,联络皇城司,与之勾连。

    咱就说,这哪一条罪过轻了?尤其是党同伐异和勾连皇城司,只这两条,不死也得脱层皮吧。

    然而,太后说贬到崖州做官去吧,朝中无人反对,都认为这个理所当然。

    她就挠头:怪不得大宋的文官牛呢!人家是牛!

    第1693章 大宋反派(14)

    这件事给桐桐的感觉就是, 自己对大宋并不了解。

    不了解,掺和人家的事就是犯蠢。

    于是,她特别消停。要是刘太后打发她去干什么, 那她就去。比如, 这个老臣过寿, 她出宫帮着送个寿礼。再比如,谁家有丧事,她会代表太后去治丧。

    如此,她的时间是特别自由的。跟四爷见面的机会也多了起来。

    她就是这么跟四爷说的,“太陌生了……”陌生的环境里, 熟悉环境才能生存, 生存了才能求发展, 要不然, 那就是在找死。

    这也就是为什么四爷这么苟呢。

    苟着好啊!苟着安全呀。

    坐在这空荡荡的书房里,桐桐左右环顾一周,“这也太简单了。”而且,天冷了, 都飘雪的季节了, 屋里也没多暖和,“能不能把日子过的像是那么一码事呀。”

    这不就是四爷最近在想的事吗?

    他从炭盆里扒拉了烤栗子出来给桐桐剥着,“最近,我常去外面偶遇晏殊。”

    哦?晏殊没钱郊游嬉戏, 但此人好道、好佛,只要盯着他的行踪, 想偶遇很容易。

    桐桐就问:“他说什么了?”

    “晏殊之意,是朝中有人觉得赵祯该亲近儒生。”

    桐桐:“……点点点”什么意思?之前亲近的不是儒生?脑子了过了一遍之后,她反应过来了, “是说给赵祯找先生,简拔帝师,影响帝王。”

    嗯!四爷将板栗剥出来,递给桐桐,“同样的,晏殊认为该给仁宗找伴读。”

    “他想举荐你给赵祯做伴读?”

    四爷点头,“如此,出入宫廷方便,出入朝堂也方便。”这是个进可功,退可守的位置。身处朝堂中心,能洞悉一切,了解一切。若有变故,真想干点什么很容易;若是无变故,给帝王做过伴读的,只要不作死,那能活几朝,就能荣宠几朝。

    他给桐桐算呢,“你知道赵祯亲政的时候多大?”

    反正是等刘太后没了之后才亲政的。

    “二十三。”

    桐桐愕然:“二十三?”

    四爷就笑,“若是我就这么一直缩着……”婚事怎么办?除非你大逆不道一把,否则没戏。

    谋身为先,咱先把自己活明白了再说。要不然呢?能干什么呢?十几岁的孩子而已,长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魔镜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