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镜小说www.mjtxt.com提供的《从写小说开始》100-110(第8/14页)
弘静稍一探查就明白了,首辅老家就在浙江,这是人家的地盘。
即使首辅的老家不是在湖州府,但是官场错综复杂,湖州府又隶属于浙江,想必他安排人监视他还是轻而易举的。
曹弘静不惧,他接到圣旨收拾收拾包裹就出发了。
城门外,来给他送行的同科寥寥几人,其他人都碍于首辅的权势选择不来,他能理解,只是来的这几人,他也真正将对方视作了好友
许莺将主角的外放之地设在湖州府,自然是为了后面男主做出成绩做铺垫。
说到建设地方,许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教科书中出现的桑基鱼塘循环图,这幅图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桑树、蚕、鱼、桑树的生态循环链。
这条循环链不仅没有任何的污染,十倍增加经济效益,还能促进当地产品的多元发展。
正是因为想到了桑基鱼塘循环图,所以许莺才开始思索哪里比较适合进行这样的改造,最终她将地点定在了湖州府
一晚上忙忙碌碌,修修改改,第二天读者们就看到了新鲜出炉的章节。
这章桑基池塘一出,顿时惊艳了无数读者。
她们只是看个小说而已,没想到大大这么用心,居然主角的实地考察和思索发案都一一写了出来,写出来就算了,关键她们看着,似乎可行性真的很高的样子-
桑树养蚕,蚕沙喂鱼,鱼肥池塘,塘泥又能养桑树,我觉得大大不是乱写,这绝对是有科学依据的-
我家这边就是养蚕的,我作证,大大写得这套模式我们这边真的有人在用,只是没人总结出这套规律,也没人在意其中的原理,大家只是按部就班照做而已,现在大大这么一说,我才恍然大悟!!!-
大大你如果去当官的话说不定也能当得很好-
记住,主角的智商其实是作者的智商,当你惊叹余主角的聪明时,别忘了那是作者的聪明。
*
晚上的时候,#桑基池塘#的词条被舞上了热搜。
看到词条的路人一脸懵逼,等点进去了解到事情的前因后果,再看这一词顿时也被二月天这强大的总结能力给惊艳到了。
桑基池塘的做法或许自古就有,可是在此之前没有人注意到这一点,更没有人将它刨析的如此清楚明了,这些本应该农学家、经济学家来做的事情,如今一个网络作家做到了。
许莺为了读者们更方便理解主角的意思,还专门将桑基鱼塘循环图画了出来贴在大眼账号上,此时她的桑基池塘循环图也被人转载到了热搜下,让路人一眼就能看明白桑基鱼塘到底是怎么个循环法-
好牛逼的作者,为了笔下的主角甚至自创了一套循环图-
纠正一下,这不是大大自创的,但是循环图和名字确实是大大自己整理出来的-
好会总结,我现在看到这个词都觉得不一般-
我也是-
二月天是不是前段时间上热搜的那个,一个人的反差怎么能这么大,我记得之前大家还都是骂骂咧咧,现在又开始夸她厉害了?-
前段时间是个误会,二月对自己的作品是很负责任的,我们到时候中虞八台见真章-
一码归一码,你就说这个桑基鱼塘循环图你看着惊艳不,我反正是被震惊地说不出话来了!
桑基鱼塘在热搜上挂了好几个小时,等到后半夜终于被其他消息顶了下去,后面几天,虽然读者们还在到处宣扬,但是网上的热度实实在在下降了没错。
只是,谁都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中虞日报居然发布了一篇文章,文章专门引用了桑基鱼塘的概念不说,还将许莺账号中的桑基鱼塘循环图放在文章中央以示说明。
中虞日报是国家报纸,它发布的内容权威性毋庸置疑。
那些被中虞日报点名批评过一的艺人,基本上就可以实锤名声不好了,当然,那些被中虞日报点名赞扬的人物,在观众中的风评也可以一夜之间逆转。
如今中虞日报竟然专门发了一篇文章来阐述二月天书中的内容,这已经不仅仅是夸赞那么简单了,这分明是完全认可书中主角提出的农业生产模式,甚至字里行间还暗示着将之延续到现实中操作的意味。
这就不得了了!
一个小小的网络作家,竟然给农业的发展指明了一条道路,这简直不要太吸引人眼球。
可以说,中虞日报的这篇报道如同平地惊雷一般,瞬间就将自己和二月天一同送上了热搜,于此同时‘桑基池塘’也跟着一起再上了一回热搜榜。
#中虞日报发文肯定二月天#
#桑基鱼塘可行性分析#
二月天的粉丝们简直太惊喜了。
她们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中虞日报的评论区刷了些桑基池塘的内容,没想到真被人家看见了,不仅看见了还写了篇文发出来加以肯定。
这对她们、对二月天来说都是莫大的荣耀。
莫芸在宿舍里像疯了一样,将手机递给每一位室友,让他们一个个阅读这篇中虞日报的文章。
她喜欢的大大,写出来的内容登上中虞日报了,不是反面的而是正面的、积极的作用哦,这比中彩票还难得,可不把她骄傲坏了。
“二月天这么厉害啊!”
室友看完中虞日报的文章,得知这么精妙的循环理论是二月天提出来的,当即瞪大了眼睛感慨。
莫芸小鸡啄米般点头:“对啊对啊,她就是这么厉害。”
室友们当初是跟她一起追过一段时间二月天的小说的,只是她们终究不是正统的小说妹,一本小说看完就看完了,后续也就没怎么关注过二月天。
所以此时看到二月天名字出现在中虞日报上,她们脸上的惊讶做不了伪。
“这么厉害的小说我得去看看。”
莫芸给她们推荐了好几遍,大家都没有提起兴趣的小说,此刻一篇报道就扭转了她们心中的想法,她们决定去看了。
“快看快看,看了你们绝对不会后悔的!”
和莫芸室友一样想法的路人不在少数。
二月天名气不算小,但是她再出名也只局限在娱乐圈层内,而这一次托中虞日报的福,她登上了社会榜热搜的位置。
那些对娱乐圈不感兴趣的人,第一次接触到二月天的名字,也是第一次对一本小说起了兴趣。
第107章
《穿越明朝考科举》热度突破圈层, 吸引了很多路人来观看,许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账户里的钱增加了。
写小说、拍电视剧、卖版权如今许莺来钱的渠道越来越多,钱对她而言已经变成了一串单纯的数字。
她坐在客厅, 听着面前电视机里主持人的新闻播报, 决定拿出账户的一部分钱用于捐款。
最近周容市出现特大暴雨,暴雨形成的洪灾造成三百多人的死亡失踪,其他经济损伤更是高达百亿之多。
面对如此严重的洪灾,许莺没有犹豫, 大手一挥捐出去两千万。
她是以匿名的方式捐款的。
她捐这些钱是为了后续的百姓安置, 而不是为了弘扬自己的名利,如果捐款人被当局公布出来, 恐怕众人又会将舆论的焦点转移到她身上, 这不是她想看到的。
对于周容市的灾情情况,网友们也是比较关心的。
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娱乐圈的明星也纷纷相应潮流跟着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